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龙墨委员:助残 除了“硬”还要“软”

发稿时间:2017-03-09 17:04: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顾磊

  

  全国政协委员龙墨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9日电 (人民政协报记者 顾磊) 龙墨委员今年全国两会关注的是“软性助残”的问题,她呼吁,全社会应重视助残的“软环境”。今年全国两会前夕,龙墨收到一封来自河北省崇礼县的来信。一位老人在来信中写道,自己的外孙今年就读高一,画画很好,因为佩戴人工耳蜗,她担心外孙在艺考当中被不公平对待。老人“一宿一宿地睡不着觉”,她希望将自己的担心转达给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如果我的孩子能(考)出去,我死而无憾”。这封来信深深地打动了龙墨:“老人的来信有道理,残疾人,尤其是聋人群体,缺乏个性化的服务。”

  就在去年,湖北随州一个听障考生,因为佩戴的人工耳蜗在6月8号的考试安检中被误认为作弊工具,被拒入场。这件事虽然解决了,但在考场上受到的反复盘查,或许会带给孩子深深的心理创伤。龙墨对听障群体感同身受:她的婆婆因为身体原因,搭乘地铁时希望乘坐直梯,却发现直梯已关闭,按照上面所留电话打过去,工作人员十几分钟之后才赶到。此后,老人再也不坐地铁了。

  她认为,出现这些问题并非缺乏政策,而是政策落实得不到位。不单单是缺乏硬件,还差了软件。

  “盲道被占谁来管?电梯有没有人值班?艺考对残疾人和健全人能否不要千篇一律?这需要什么?精准的、个性化的助残服务。”龙墨说。

  问题往往在于,人们对残疾人不了解,从而不接受。或者说,全社会助残的意识有待提升。

  1997年,中国第一例人工耳蜗配套者产生,这位孩子离开中国聋儿康复中心后,顺利进入普通小学。有一次,中心举办活动,孩子回来了,跟着孩子来的还有他在小学的老师。龙墨很惊讶,问这位老师为何来参加中心的活动。老师回答:“这孩子到我班里,我一点都不知道耳蜗是什么,也不知道教他什么。所以我过来看看,你们怎么跟孩子沟通,需要我做点什么。”

  多年前的这一幕如今还深深印在龙墨的脑海中,但到如今,依然有不少学校不懂得如何对待听障学生。一位听障学生告诉龙墨,自己入普通小学后,因为个子高,被安排在倒数第二排,但对于佩戴人工耳蜗的孩子来说,最佳听力距离在两米以内。

  如果这些孩子能得到个性化的对待,又能与周围环境融合,他们并不比健全孩子差。首位佩戴人工耳蜗的孩子,在自己努力下,已考入加拿大温哥华大学,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这个案例就是明证。

  如何呼吁社会重视助残?龙墨认为,应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精准服务,还需要不断完善各方面的政策。再者,应该对不执行、不作为进行惩处。

  她还呼吁,应加大宣传,提升社会公众助残意识。同时,发展志愿者,让他们作为中介,宣传助残知识,成为连通残疾人、老人等群体与公众之间的“柔软桥梁”。

责任编辑:邹畅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