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拓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曾繁华)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春节,615万中国出境游客境外消费达1000亿元,人均花费是其他国家游客的3.5倍,从奢侈品到电饭煲、马桶盖,无所不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李守镇表示,千亿元购买力“肥水外流”的背后,正是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尴尬所在。
在李守镇看来,产业工人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不高,是我国工业制造“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之一。他表示,“要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华丽转身,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更多‘大国工匠’已是当务之急!”
李守镇代表全国总工会建议:
第一,切实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举措落实到位。2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从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为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明确了“路线图”“时间表”。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应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高度,把建设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应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和主抓手,不折不扣地将《改革方案》落到实处,尽快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第二,构建高素质产业工人培养体系。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中技工院校超过2500所,职业培训每年500万人次,但职业教育投入不足、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应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加强职业技能教育的财政投入。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让职业院校真正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制定实施企业职业教育的激励政策,引导企业根据行业发展规划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制定和落实本企业技术工人培养规划。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应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依法保障产业工人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第三,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全国总工会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大国工匠》纪录片等系列节目,社会反响热烈,“工匠精神”成为高频热词,但是,社会上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并未得到根本扭转。应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成为时代主旋律。要切实畅通产业工人发展通道,叫响做实“大国工匠”品牌,让全社会都感受到当技术工人的荣光,进而引导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社会风气,改变“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培育尊重劳动尊崇技术的文化土壤。总之,当“金蓝领”成为每一个技术工人的自觉追求,当家长对孩子选择做一名工人感到自然而然,我们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就有了坚实的根基和有力的支撑。
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于3月9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多名政协委员围绕有关议题作了大会发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