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齐齐哈尔大学校长马立群。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6日电 (人民政协报记者 胡京春) “目前,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在沥青马路上晾晒粮食的现象,且十分普遍,但这种现象对粮食的品质乃至食品安全存在隐患,必须从政策层面、制度层面、舆论层面加以规范。”全国政协委员、齐齐哈尔大学校长马立群直言。
夏秋季路面受阳光持续照射,部分路面温度最高可达70-80度,在此温度下,路面上的沥青受热变软处于半融化状态,并可以产生部分挥发性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与晾晒在沥青路面上粮食混合,一方面污染粮食表面,另一方面被粮食吸附到籽粒的内部。马立群反映,“据调查,在沥青路面上翻晒过的粮食,比在普通晒场上晾晒的粮食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高出12倍以上,尤其是在柏油路上翻晒过的油菜籽里榨出的油中含量最高,高出100多倍。同时,车辆排出的废气也会对粮食造成污染。受污染的粮食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也会将这些污染物质进行迁移和转化。”
在一定程度上,标准场院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建设不标准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为此,马立群提出,“粮食生产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标准场院建设的支持力度,从源头上解决粮食晾晒不规范问题。”
此外,马立群认为,还要在制度层面对此加以规范。要在粮食收购检验和成品粮检验环节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指标,认真研究、严格执行,要让不规范的行为付出代价。
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对此了解、理解、支持、参与、监督,在舆论层面营造反对粮食晾晒不规范行为的氛围,在消费环节培养自觉抵制不达标产品的习惯。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