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阎肃"三下乡":炕上盘腿一坐 喝点小酒跟百姓拉家常

发稿时间:2016-02-16 10:39:00 来源: 人民政协报 作者:孙丽英 中国青年网

著名艺术家 阎肃

  ■去年年底举行的阎肃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我在现场听着大家对阎老的回忆:朴实无华、执着认真、弘扬正能量……一边听一边流泪,因为他们讲的我感同身受,这样的阎老我太熟悉了,活生生地在我的脑海里。

  2015年12月10日晚上,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座无虚席,观众们沉浸在《红梅赞》、《万里春色满人间》、《雾里看花》等一首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中。这是“一片丹心向阳开”———阎肃作品音乐会,我和蒋大为、蔡国庆、张也、金曼、刘和刚等阎肃老师的学生、战友们一起登上舞台,用内心最真挚的情感唱出他的作品,希望歌声能够唤醒病床上的阎老,这是我们心底的期盼。

  昨天上午,突然之间看到了阎老去世的消息,一瞬间竟不敢相信、不愿相信,反复确认之后,才不得不相信!心里的期盼终究没有实现,悲伤猛烈地涌来,脑中满是道不清的思念。

  前不久,中宣部授予阎肃“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表彰他是一位红心向党、追梦筑梦、德艺双馨的文艺战士。在我心里,阎老完全无愧于这个称号,是我们崇敬学习的楷模。在去年年底举行的阎肃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我在现场听着大家对阎老的回忆:朴实无华、执着认真、弘扬正能量……一边听一边流泪,因为他们讲的我感同身受,这样的阎老我太熟悉了,活生生地在我的脑海里。是的,那个嘴角上扬、乐乐呵呵的好老头———

  1991年,正值建党70周年,我参加了阎老创作的歌剧《党的女儿》的演出,那段时间跟他天天在一起。他每天和我们一起吃盒饭、排戏,我们觉得他特别朴实,而且才华横溢。阎老很仔细,跟演员们一一交流,反复探讨。比如他笔下的人物是什么感觉,演员们表现不够,该怎么去着手。我当时饰演桂英,第一场戏要表现出受到惊吓后疯癫的样子,但是却怎么都找不到感觉。记得我还借用了戏曲的某个表演方式,但阎老说:“这个路子不对,很做作,要有真情实感,我建议你去现实生活中观察一下。”听了阎老的话,我不再闷在排练场琢磨了,而是出去“找”,甚至去医院里,从门缝里去观察一些病人的状态。慢慢地,突然悟到了阎老说的“眼神里有戏”,要在眼神里表现出错乱惊吓的状态。再次排练时,阎老直说太棒了,演到了。正是阎老的点拨,正是这部歌剧让我实现了自己艺术上的飞跃。

  其实,阎老是用他几十年的艺术创作理念来指导我,那就是深入生活。他创作《党的女儿》为什么成为经典?因为他对江西革命老区很熟悉,跟农民们深入交流,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他塑造的人物和写出的歌词都生动鲜活。阎老特别注重观察捕捉生活细节,哪怕是坐在车上不经意看到的景物或事情,立刻就能与自己的创作联系起来,源源不断地从生活中吸收艺术养分。记得跟阎老一起“三下乡”慰问演出时,他每次都在台下认真看演出,热情地为我们鼓掌。演出一结束,他就拉着我们到老百姓家里,很自然地在炕上盘腿一坐,再来点小酒,跟老百姓拉家常,聊得热火朝天,经常说着说着,一首诗就出来了。

  阎老一生创作都坚持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因为有生活的积累,有对人民的热爱,所以他的作品情感真挚充沛,会让人感到有血有肉,在优美的歌曲中自然而然感受到向上的力量。反观现在一些歌曲,无法深入人心,传唱度不高,原因就在于闭门造车,没有生活体验,没有深刻体会,流于表面文章。

  记得2008年,我们想把歌剧《党的女儿》改成音乐会版,用交响清唱的方式来呈现。我当时去找阎老,见面前心里其实挺有负担的,因为歌剧《党的女儿》是经典,做成交响清唱版必然有很多删除改动,阎老能支持么?没想到阎老一听大力支持,说艺术就是要创新,赋予经典新的生命。他还给我们出了很多好主意,比如台词可以去掉,但要强化音乐等等,我特别感动。

  阎老虽已高龄,但一直是个“新”人。他一方面是艺术创新,对新的艺术形式毫不排斥;另一方面对新知识、新生活永远保持着热情,包括学习互联网这样的新鲜事物,活到老学到老。他经常说,我必须跟上时代的每一步发展,不能让时代落下。他也经常勉励和关心我们,让我们这代演员要好好学习。我想,这就是他的创作生命力为什么那么旺盛的原因吧!

  阎肃老师一辈子奋斗在艺术创作一线,直到古稀之年,仍然坚持走边防、下基层,仍然心系舞台。虽然他已经离去,但我相信他能听到我们的歌声,听到我们的思念……

  2016年2月13日

  作者:孙丽英,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人民政协报记者 谢颖 记录整理

责任编辑:罗伊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