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发自亿万中国人的肺腑,也起始于每个人的点滴之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传递家国情怀,他们身体力行凝聚社会向上向善的力量,他们就是“圆梦中国人”百姓宣讲活动的宣讲人。中国青年网特别推出“圆梦中国人 奋斗最青春”系列报道,分享宣讲成员在人生成长奋斗的道路上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青春励志故事,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圆梦中国人 奋斗最青春”系列报道①
杨怀保:从黄土地走向潇湘大地 孝心从未改变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24日电(见习记者 王思雨)广袤的大西北,沟壑纵横,提起黄土高原,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贫瘠。在黄土高原的南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西南方向,有一个叫沟口村的地方,这个偏僻的村庄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中的特困村,也是杨怀保的家乡。对于杨怀保来说,“贫困”就像黄土高原上吹不尽的黄沙,与他死死纠缠。
杨怀保的经历让记者联想到了《平凡的世界》中的孙氏兄弟,同样是生活在黄土高原的陕西娃子,同样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青年,同样依靠自己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不愿屈服。
该如何形容他的家庭状况?大概只能用杨怀保的那句话:直到我读大一的时候,家里唯一的电器,还只有那个15瓦的电灯泡,家里最值钱的家当,是一台风车。
那时候,已经是2003年了。
杨怀保赴湘西留守老人家里探望,给彭奶奶看拍好的相片。本人供图
童年梦想是给父母买一身新衣服
黄土高原的冬天,寒风凛冽,却似乎怎么也吹不走笼罩着杨怀保一家的贫穷和苦难。从杨怀保记事起,父母就从没穿过一件新衣服,在他的记忆里只有母亲术后渗出鲜血的伤口和父亲因为过度劳累而浮肿的双腿。
“我一直盼望着能快点长大,长成结实的身体,帮父母分担家务。”那时杨怀保脑子只有一个念头:我要给父母买一身新衣服。
那一年,他只有十岁。
对于一个年仅十岁的大山里的孩子来说,给父母买新衣服简直是“天方夜谭”,更别提自己赚钱了。但是杨怀保很快想到了赚钱的办法——去山上采草药。
“从5月到8月,利用周末和暑假的时间,我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穿梭在那片茂密的大山灌木丛里,每天清早出门,天黑才回到家。”杨怀保回忆说。虽然辛苦,但是一想到自己的愿望,杨怀保干劲十足。
暑假快结束的时候,他拿着采了整整四个月的草药到县城,卖了167.34元。这笔钱足够给父母买一身新衣服了。
愿望和孝心的成真就在眼前,但是老天并没有轻易让他实现,杨怀保的母亲又生病了。
“当时我的第一念头就是赶紧带母亲去看病。”杨怀保说,“看病几乎花光了所有卖草药的钱,最后只剩下不到十块钱了。”看着手里零零散散的几块钱,杨怀保既心疼母亲的身体,又有些沮丧,给父母买衣服愿望怕是不能实现了。
衣服最终还是没有买成,杨怀保送给了母亲一副手套。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94年8月27日,当我给母亲戴上那副手套的时候,母亲笑得很开心,那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笑容。”杨怀保对记者说。
杨怀保没有想到,仅仅两块钱的东西就可以让母亲如此幸福和满足。令他更没想到的是,家里的状况并没有因为他的孝心而有所改善,苦难正在接踵而至。
1998年,杨怀保的母亲身患重病在西安动了第二次大手术,术后虽然保住了命,却也永远丧失了劳动能力。父亲为了支撑起这个家,不分昼夜拼命打工,2002年在建筑工地上受了重伤,因为没钱医治而错过了治疗时间,父亲也丧失了体力劳动能力。
那个时候,杨怀保正在上高中。
“我至今也无法忘记高二的暑假,当时母亲病情复发、爸爸腿受重伤,可是因为拿不出钱,父母的病都无法去医院治疗。”杨怀保说,“8岁的弟弟也没人照顾,即将读高三的我心乱如麻。”
杨怀保组织孝基金看望湖南最长寿老人。本人供图
带着全家人上大学
虽然家境困难,杨怀保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因为在他看来,摆脱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读书走出大山。
2003年,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的杨怀保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湘潭大学,当他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踏入校门,他不知道,在前方等待着他的还有更长、更艰难的路。
“开学报到已经花光了我暑假在西安的建筑工地和饭店打工挣来的1200元钱,报到后我便身无分文了。”杨怀保告诉记者。为了完成学业,杨怀保四处兼职并找到了一份家教工作,每个月五百元的收入足够他很好地在学校生活了。
那年寒假,当他归心似箭地赶回家,眼前的一切却让他感到阵阵眩晕:父亲的腿伤复发,两条腿都肿着,下不了地。母亲病情发作,脸上浮肿、蜡黄。读小学四年级的弟弟寒冬腊月里穿着单薄的破衣衫,头发又乱又长,像个流浪儿。
“那一刻,我对自己的努力产生了怀疑。”杨怀保对记者说,“我努力生活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我的父母,我的家人,完成学业和家人的幸福我一个都不能放弃。”
可那时的杨怀保还只是一名大一的学生。
然而,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杨怀保做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带着全家人去上学。这对杨怀保一家来说或许是新生活的开始,又或许是苦难生活的继续,就算继续受苦,大概也没有比现在的生活更糟的日子了吧。
“那年夏天,当我和爸爸牵着妈妈、弟弟的手,背着用蛇皮袋装的鼓鼓的行囊走下长沙火车站的那一刻,我仔细看了看我的全家人:年仅五十的爸爸和妈妈几乎满头白发,额头布满岁月留给他们苦难和焦虑的痕迹,正在读小学四年级的弟弟脸上写满了对未来的迷茫。”杨怀保说。
十几年来,幸福的天平不曾向杨怀保家倾斜,风雨却一直吹打着这个苦难的家庭。那一刻起,杨怀保下定决心,一定要重新燃起家人对生活的希望。
来到湖南的几个月后,杨怀保父母的病情相继复发,尽管他在学习之余同时打了七份工,可收入还是满足不了家里的基本生计。
异乡的冬天格外湿冷和漫长,杨怀保一家四口挤在湘潭市西郊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四面透风的出租屋里,这里没有暖气也没有火炉,更让他们感到寒冷的是看不到这种日子的尽头。
杨怀保说,那年寒假,每天清晨我赶在天亮前出门,在天黑后才到家。为了省钱和节省时间,我常常坐着摩的带着父母穿梭在大小医院和诊所。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杨怀保父母的病情恢复了不少。那年的大年三十,杨怀保用寒假打工挣的钱买了一箱烟花。
“当我们把烟花都点燃的时候,我看到了父母和弟弟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快乐的笑容,烟花在这个偏僻而安静的异乡燃烧得格外热烈。”即使是许久之前的往事,杨怀保回想起来依然难掩幸福。
孝基金助学项目走进宁夏固原同心回民中学。本人供图
创办“孝基金” 弘扬传统孝道
杨怀保的成长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他更因另一个身份被更多人所熟知。2009年7月,还在湘潭大学读研究生的杨怀保发起创立了当时国内第一家以敬老为主题的民间专项公益基金——孝基金。
但是令杨怀保没想到的是,他又受到了一些人的怀疑、质疑甚至是批评。
“有人说,做公益是有钱人的游戏,杨怀保你自己都是一个贫困生,怎么有条件做这个事情。有人说,有的人做公益是为了名利,杨怀保肯定是想出名想疯了……”
杨怀保没有向任何人解释和争辩,而是选择用行动告诉人们他的回答。
2012年,杨怀保带着两名志愿者来到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罗依溪镇大山深处的一个叫牛儿山的小村庄,进行一次常规的公益行动前的调研。经过半个月的翻山越岭、走村入户,志愿者们了解到一个令人吃惊的情况:这个仅81户345人的小村庄,却有38条光棍,年龄横跨26至60岁,是方圆百里闻名的“光棍村”。
外界不知道的是,这38个“光棍”每个人几乎都有着震撼人心的孝心故事。生活在交通极其不便的大山里,外面的姑娘不愿意嫁进来。父母在,不远游。为了父母,他们遵循祖辈教导,孝敬父母,坚守土地。
杨怀保告诉记者,“了解到这个状况后,我和我们孝基金团队多次奔赴牛儿山村,通过对接政府、爱心企业、媒体、志愿者等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两年后,当地修通了全县规格最高的村级公路,政府给贫困村民翻修了房子,配备了诊所,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杨怀保说,“在中华大地,像牛儿山村的这些人一样,身处生活困境但却依然对世界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对生活充满着积极向上的姿态,依然用自己无言的行动坚定阐释着中华传统的孝道、勤劳、简朴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的困难,需要我们帮扶;他们的善良,需要我们呵护;他们的精神,需要我们传承。”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孝道,不能仅靠老一辈来守护,中国的农村,不能扔给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去建设。作为从黄土地走出去的人,我最终还是要回到土地上,脚踏实地地做点事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社会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一生的追求。”杨怀保说。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