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立信仰 青年如何高高举起这面旗

发稿时间:2017-08-17 09:48: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吴楚 卢冠琼 陈琛

  编者按:68年前的初夏,在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提出“学习毛泽东”这一命题,他说,“决不要把毛泽东看成一个偶然的,天生的、神秘的、无法学习的领袖”。68年后的初秋,在革命圣地延安,参与扶贫的创业大学生表示,要像习近平青年时代那样,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和志向,把自己创新创业梦融入伟大中国梦,以青春和理想谱写信仰和奋斗之歌。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祖国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迎接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中国青年网特推出主题系列报道,引领广大青年“树立四个意识,投身四个伟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树立四个意识 投身四个伟大”系列报道①

  立信仰 青年如何高高举起这面旗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17日电(记者 吴楚 卢冠琼 陈琛)

  27岁,毛泽东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23岁,周恩来在欧洲参与建立共产主义小组。

  19岁,邓小平参加旅欧共青团支部工作,开始职业革命家的生涯。

  一颗源于德国小镇特里尔的种子,在一代代青年共产党人的精心呵护下,在中华大地上得以孕育成长。

  从在嘉兴南湖红船上寻找光明的摆渡,到担当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无数人汇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涤荡那风雨如磐的暗夜,照亮了民族复兴的征程。

  代际更替,时光疾行。

  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浴血,到五四火炬高高擎起;从新中国惊天成立到改革开放扬帆起航;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到中国梦圆最近时刻……

  历史每前进一步,都有来自青年的力量,很多时候,他们还是无可辩驳的主角,他们高擎起信仰的旗帜,成为整个民族的开路先锋。

  (一)

  从“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到“毛泽东思想形成地”遵义,从“新中国走来的地方”西柏坡到“新型人民军队定型之地”古田……

  中华热土上,只要有青年走过的地方,都保留着信仰的余温,这种温度创造了红色基因,孵育出中国道路,守护着不能冷却的初心。

  还记得,那是在延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炮声轰响,黄土高原的风沙,没有吹倒信仰之旗,反而让这里成为一代代青年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精神高地。

  无数青年不畏西北的艰苦环境,匍匐在贫瘠的土地上,孕育出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

  “我是在延安入的党,是延安养育了我,培养了我,陕西是根,延安是魂。”1969年至1975年,16岁的习近平在陕西延安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度过了七年的上山下乡生活。住窑洞、睡土炕、吃玉米团子、打坝挑粪、建沼气,在这里入党,当选大队党支部书记,并被推荐入读清华大学。

  这是习近平在延安曾经住过的窑洞。当年他就是在这里忍受着跳蚤的叮咬,艰难入睡。习近平回忆时说,点着煤油灯看书,因为时间长,第二天早起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拓 摄

  习近平在自述文章《我的上山下乡经历》中说,自己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信仰在这里延续,初心在这里点燃。在陕北,习近平“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习近平曾回忆道,当时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但是,这个心愿在当时很难实现。

  40年后的春节,习近平回到了这个小村子。梁家河修起了柏油路,乡亲们住上了砖瓦房,用上了互联网,老人们享有基本养老,村民们有医疗保险,孩子们可以接受良好教育,当然吃肉已经不成问题。习近平说:“这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2015年2月13日,农历乙未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回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梦想要和人民的美好向往结合一起才能成功,青春要和时代的坚实信仰同频共振才有力量。“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回到马克思主义,回到共产党人的信仰,我们会发现,在物质之外、利益之上,个人还有责任,理想还有价值,生命还有担当。

  同样是在延安,2017年的夏天,上百队青年学子分赴老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接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助力精准扶贫脱贫。

  实践活动结束后,全体队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他们的收获和体会,表示要像习近平青年时代那样,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和志向,把自己创新创业梦融入伟大中国梦,以青春和理想谱写信仰和奋斗之歌。

  “三年来农村创业的经历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农村的现状,我们的祖国不能让任何一个农民过不上小康生活。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应该把国家的责任扛在肩上。”北京科技大学“孟子居”电商扶贫创业实践团的杨国庆这样说。

  (二)

  马克思曾说:“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校园观看北大师生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青春诗会时同朗诵者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2014年的春天,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习近平对同学们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回望历史,近代以来,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

  在革命战争年代,广大青年满怀革命理想,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冲锋陷阵、抛洒热血。

  那一支从雪山草地走来的年轻队伍,在波澜壮阔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处处镌刻下赤胆忠诚。红军将领平均年龄不足25岁;士兵中,平均年龄最大的中央红军,也仅20岁左右,最小的是红二十五军,士兵的平均年龄还不到18岁。这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年轻的生命,为了信仰,背了枪,上了战场,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新中国的广阔天地中忘我劳动、艰苦创业。

  1956年,20岁的柳兴法响应共青团中央“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号召,跟着第一批垦荒队员漂洋过海,来到这座曾被蒋介石军队炸毁的荒岛。在土壤贫瘠、淡水匮乏、台风肆虐的小岛上,他们徒手拓荒,涂下一片片新绿,创造出一个个“第一”,践行诺言“让青春在祖国东海海面上发出强烈的光和热!”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选择永远留下。一代一代,赓续奋斗。如今,海岛变了,从荒芜落后到美丽富饶;垦荒的人也变了,从老队员到一批批新生代。

  2016年“六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大陈岛老垦荒队员后代、椒江区12名小学生亲笔回信,激励他们牢记奋斗精神,继续前进!

  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广大青年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为祖国繁荣富强开拓奋进、锐意创新。

  大国重器巡弋九天、蛟龙潜水逐梦深蓝,中国梦的触角上至苍穹、下至深海!然而,最让世界瞩目的不仅仅是中国成就,而是在各个领域中不断涌现出来的年轻力量。

  2017年5月,我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航天器测控与管理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一则喜讯:在有着“航天界奥林匹克”之称的第九届“国际空间轨道设计大赛”中,中心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代表队从来自世界各地的69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荣获季军。令人惊喜的是,参赛的4名代表沈红新、黄岸毅、李昭、张天骄,平均年龄只有29岁。然而,像这样的中青年创新科技人才团队,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还有30余个。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神舟十一号搜索回收任务演练现场。资料图

  如今,相比于战争年代的烽烟四起、血雨腥风,青年现在少了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多了深水区的 “改革阵痛”、转型期的“两难烦恼”。相比于建设年代的激情澎湃、质朴单纯,青年现在少了封闭与孤立的困境、匮乏与贫穷的难题,多了不同利益的纠结交汇、不同观念的激荡交锋。甚至,相比于三十多年前,青年现在也还需面对更多声音的鼓噪喧嚣,面对更为复杂的全球语境。

  但是,坚守不变!

  面对“南海仲裁”闹剧,两岸三地青年众志成城捍卫主权,“中国,一点都不能少”铭刻心间;抵制“萨德”部署,中国青年发出声声呐喊,“爱国面前无偶像”理智共勉……

  (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未如此之近,这个国家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也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信仰的光芒和力量。

  如果说,信仰曾经体现在“砸碎旧世界”的革命之时、闪耀在“创造新世界”的建设之时、迸发在“追赶全世界”的改革之时,那么,今天的青年一代,更需把信仰写在全面小康之路、伟大复兴之路上。

  1935年,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在狱中描绘出了自己心中、无数先烈心中苦苦追寻的“理想中国”:“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

  而今,“十三五”开局,“双创”迎来崭新时代,“健康中国”建设发展,扶贫攻坚战打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闪耀中国方案,朱日和沙场点兵扬我国威实力满满……先烈们的“理想中国”终将实现!

  习近平曾和广大青年说:“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理想中国的锦绣制作即将完工,青年一代要坚定信仰,饱满精神,肩负使命,奔向理想,做大好江山绣图的穿针人、引线者、裱装员、布展工。

  从信仰中得到净化,从信仰中获得方向,从信仰中汲取力量。高举信仰之旗,为改变自身命运而奋斗,为指引人类社会向着伟大社会理想而不断探索!

责任编辑:王书香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