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山东7月25日电(记者 开可)第十二批护航编队舰载直升机飞行员程文刚永远也忘不了在索马里海滩上的那次飞机右轮软接地任务。
那次,程文刚和机组人员一同营救回了被索马里海盗劫持长达19个月的台湾“旭富一号”26名船员。也是这次营救,程文刚和战友共同创造了首次在大风浪、高海况的陌生异国海域使用直升机接护船员和首次暗夜无灯光引导、在陌生区域选择野外着陆场悬停等护航史上8个第一。
24日,记者走进北海舰队航空兵某独立团,近距离接触了程文刚。他向记者讲述了当时接护26名船员时的情景。以下为程文刚口述:
2012年,我第一次执行护航任务,属于前往亚丁湾的第十二批护航编队。在通过马六甲海峡的时候,军舰接到了接护船员回国的任务。
当时,索马里海盗承诺释放船员。海盗可以分为四到五批,组织结构像金字塔一样非常严密,光派系就能分出4到5派。这些被释放的船员如果没有被及时接回,很有可能再次落入其他海盗手中,再次被劫持。
程文刚(左)讲述接护船员的经历。船员们被索马里海盗劫持长达19个月。中国青年网记者 开可摄
最初设想的方案是暂时不使用直升机,利用两艘舰载小艇分批将船员接回。直升机开启二级战备状态,在甲板待命。
当天的气象条件特别差,风速是18米每秒,阵风达到了22到23米每秒。直升机着舰有一个条件。舰艇左右横摇幅度不超过5度,纵摇不超过2度,风速极限是18米每秒。军舰在海面上是一直在动的,有大风浪的时候,左右、上下两个方向都在摇。舰艇140米长,重心大约在中后部,重心和舰尾之间仍然有五六十米的距离。如果军舰上下摇1度,后甲板上下摇动的幅度是3到5米。而且,这个动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在直升机下降的时候,甲板是随着海浪往上走的,直升机选择这个时候落在甲板上,就正好有个力量在顶着,就像蚂蚁遇到了大象。飞机的重量和这个力量相比是九牛一毛。
当时,军舰横摇是8度,纵摇是3度,甲板摇起与落下的落差有7到8米,始终稳定不下来。这个条件已经超过了直升机着舰的条件。
小艇在这样的大浪下无法靠近岸边,不得已只能选择直升机。当时首长直接问我作为机长,执行这个任务有没有信心。
做这个决定要非常慎重,我心里又非常着急。我用望眼镜远远地看过这批被释放的船员,衣着破烂,体型都比较消瘦。具体情况看不到,但是可以看到有五六辆吉普车,距离释放的船员们也就几百米,始终尾随跟着。这批船员极有可能会再次被劫持。而且军舰就是来救人的,结果因为天气原因没有救成,也比较遗憾。但是对于一个团队来说,作为机长,我有责任在安全起降的条件下执行任务。当时的确超出了飞行条件,我飞了20多年都没有在那样的天气下飞过。
我说首长能不能给我调整一下条件。首长说:“程文刚,如果你能执行这个任务,所有的条件你只管提,我全力以赴满足你的条件。”当时我就提出让军舰减速,这样后甲板能更符合飞行的条件。带上2到3名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所有的陆上海上条件我都无法掌握,只有在相对安全的条件下才能试行。当时就提了这三个条件。
从驾驶室到飞行员准备室,大约不到两分钟。路上我就在想,如果去了,会有哪些情况出现。到准备室,和副驾驶、领航员以及地勤人员说了一句:“首长比较坚决,我们要更坚决。我觉得我能胜任,在这个气象条件下我有信心。”然后用了大约一分钟的时间做了机组协调。从接受任务到走到甲板的过程中,包括上飞机,我们只用了7分钟就起飞了,这在历史上是没有的。
解救被劫船员。北海舰队航空兵某独立团供图
当时的想法是找到这些船员之后,再试着在沙滩上找一块可以供直升机起降的地方。如果不行,当时有一个备选的方案,就是用直升机上的锁绳降救生员下去,然后把船员加固用绳索吊上来。这样做的话速度慢、时间长。多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所以,在飞行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对可降落地点的观察。
300米高度确实看不清,请示之后下降到100米。在自己目视范围之内,没有看到可疑的船只。下降到100米,又飞行了两三公里,期间恰好发现了一块刚刚退潮的沙滩,只有10米宽。越靠近海沙子越湿,越不容易下陷。我选择了在这块沙滩上低高度悬停。这是我们从来没有训练过的科目。
下降到3米的时候,我让3名特战队员下去。其中两名成90度夹角,往外拓展20米挖掩体,迅速架上机枪,封锁就近的区域。另外一名在直升机下面维持秩序。
被海盗释放的船员们穿着非常破旧的衣服,有的上半身都是裸露的,身上的肋骨都很清晰。后来我们了解,他们当时吃的就是每人一小捧的糟米,住在一棵大树下面。被我们救回来之后,医护人员检查发现,他们的皮肤深层都有一些细菌。
按照原先的预案,先接上3名船员。让我很意外的是,这些船员训练有素,到现在想起来也很感动。在那样的情况下依然秩序井然。领航员给维持秩序的特战队员3个人的手势。这个特战队员手往下一挥,他们马上理解我们的意思,过来3个人,是其中年龄最小的和身体最弱的。
等第四个架次飞完时,天已经黑了。海上的大风浪增加了不少飞行的难度。任务结束后,当天晚上有人问我:“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你是不是感觉不行就得拼了?”我说当时真没想那么多,就想抓紧时间。
回来以后,我觉得这活干得真好,但是更多的还是后怕。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一点失误。实际上,我们还是有失误的。第一次夜间着舰的时候,我们把距离判断错了,因为实在看不到,只能看到一个很微弱的灯光,知道那就是军舰。
后来证实,在距离被释放船员海滩四、五公里左右就有一个村庄。村民除了老人和孩子,基本上都是海盗。
欢迎拨打中国青年网新闻热线010-57380651或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youthpress@126.com;关注“中国青年网”(ID:youthzqw)微信公众号,可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