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天路哨卡昆仑“神兵”:用绿色青春丈量信仰海拔

发稿时间:2017-06-13 07:19: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卢冠琼 王金兵 史彦宾

  精武强能不放弃:生命有禁区 使命无绝地  

  藏族小伙儿毛生元在采访中告诉记者,最难忘的,是第一次吸着氧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上哨的经历,更忘不了的是,那次下哨后,发生的事情。“换岗时,正好遇到饭点。我下哨后先去了趟厕所,回来后有点晚了。等我到了食堂时,其他班都差不多吃完在收拾了,我们班班长却带着班里的战友一起在等我吃饭。”“那时候,心里特别温暖。”毛生元告诉记者,他后来才知道,班长张浪(二期士官)多年来一直有这样的习惯,“担心下哨的人来晚了吃不饱,所以总是带着大家一起等。” 

  “生活上关心帮助我们,训练时,又非常严格。”在毛生元眼里,班长张浪令人十分敬重,“他当了8年兵,有着‘风雪神枪手’的绰号,很多新班长都是他带出来的。” 

  白茫茫一片的昆仑山上,三只随风摆动的彩色气球显得格外扎眼。“砰!砰!砰!”随着三声枪响,眨眼间三只气球纷纷被击破。这是老班长张浪在给战士们传授射击技能。中队驻地常年风雪交加,而且地形复杂,要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练就过硬射击本领,无疑要下一番苦功夫。 

  射击讲究一个快、准、稳,而在风雪天气,保持身体稳定、据枪稳固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练习臂力、腹力,张浪每天都要抓举20公斤重的哑铃100次;为了练习据枪的稳固性,他在枪管上放弹壳、在枪身上绑上盛满水的军用水壶,一举就是10分钟;为了练习瞄准,他空枪定眼瞄看目标一看就是几分钟,眼睛一眨也不眨;为了练习专注力,他在冰天雪地里穿针引线,常常是泪眼模糊。轮换下山后,能够在靶场进行训练,他更加注重精益求精,每射击一次都会在自己准备的“缩小靶”上用红笔点上弹孔,把成绩记录下来,查看命中靶位置、射弹散布状态。在枪支分解结合课目中,手指流血、指甲脱落,他仍旧忍着疼痛埋头苦练。“把简单的招数练到极致就是绝招。”这是张浪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值守昆仑隧道的中队官兵深知:在环境恶劣的昆仑山上 “执勤守隧”,使命光荣,光靠满腔的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练就过硬的本领,方能确保遇有突发情况从容应对、处置无失。 

中队官兵一边吸氧一边进行体能训练。通讯员供图

  几年来,中队官兵群策群力摸索出了由室内到室外渐进性适应训练、用雪洗脸擦身极限耐寒训练和冰雪地追捕、格斗、射击等恶劣天候实战化专项训练“三种训练模式”。邀请高原运动训练专家来队指导,探索出了“吸氧练适应、减氧练耐力、断氧练提高”三步循环训练法,总结出了高原心率测量体能训练法,按照“强度×时间”科学计算训练量,有效防止了训练量“过”与“不及”的问题。 

  生命有禁区,使命无绝地。2015年10月的一天,队长杨富祥带领官兵在铁路沿线进行训练。在巡逻途中,官兵需翻越两座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山上没有路,坡度都在50度至70度之间,官兵只能手拉着手,凭着经验和勇气,一点一点地慢慢挪动。 

  刚到半山腰,原本晴朗的天空却渐渐暗了下来,风越来越大,空中开始飘起了雪花。“不好!是暴风雪。”在雪山上遭遇暴风雪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官兵们全都绷紧了神经,严阵以待。 

  在暴风雪中,人根本站不稳,但茫茫雪山上却找不到一个可以躲避风雪的地方,大家只好围聚在一起,趴在地上,尽可能地减少风雪的侵袭。 

  狂风大作,仿佛要把空气都吹走,缺氧越发严重了;严寒也在考验着官兵的意志,身体似乎也因为寒冷而渐渐发麻,只好全身用力,获取那一丝的热量;狂风卷起雪粒直往脖子里灌,大家紧紧地掐着衣领、捂着棉帽…… 

  风雪稍稍减弱了些,官兵们纷纷抖落身上的积雪,但战士姜其亮却坐在地上不愿起来:“队长,我想睡会儿!”杨富祥急了,含着泪恳求道:“不能睡啊!睡了就再也起不来了啊!” 

  那天,小姜是在大家的搀扶下走回营区的。但第二天,他又跟着队伍巡逻去了。 

  记者了解到,自2006年7月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上勤近11年来,中队官兵有效处置铁道险情367起、无人区巡逻12万多公里、热心救助群众1363人,精心守护11多万趟列车平安穿行。 

  武警青海省总队二支队十七中队二号哨位官兵敬礼道别。中国青年网记者 卢冠琼 摄

  采访当天,风雪渐大,记者们不得不提前撤离哨位。驱车将离,官兵们聚集在标识有“海拔4868米”字样的“忠诚石”前,敬礼道别,并唱起了队歌:“那年我来到昆仑山下,当兵走上云端的哨卡,不管是春秋还是冬夏,这里永远飘扬着雪花。青春的浪漫在雪绒花前,士兵的风流在关山月下,这条通向远方的天路,就是我为你捧起的哈达。任寒风吹过绿色的记忆,让雪山见证信仰的海拔……” 

  民族脊梁,与天地的苍茫融为一体,远远望去让人心生无限敬意。 

责任编辑:杨晓霖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尾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