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行走在“一带一路”的中国红会人:有人道需求的地方,就有红十字在

发稿时间:2017-05-15 07:24: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刘尚君

  编者按:绵长的丝路,诉说着古老先人的智慧、包容与开放,叙述着沿途的风霜与故事。“一带一路”倡议,是古代与现代的交融,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在这条神奇的路上,青春的印记如此鲜明,时代的号角时刻长鸣,期待与希望永远在路上! 

  “一带一路上的青年之声”系列报道③

  中国青年网北京515日电(记者 刘尚君)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西南部瓜德尔城,有一座由中国援建的深海港,叫瓜达尔港。它是巴基斯坦通往波斯湾和阿拉伯的大门,是中巴经济走廊的南端起点与重要出海口。 

  “道路通,百业兴。”5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他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四年,设施联通不断加强,一个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 

  瓜达尔港,已经成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地理坐标。201757日,中国红十字会援建的中巴急救走廊“中巴博爱医疗急救中心”在此落成。 

  至此,它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瓜达尔港将作为中国红十字会在医疗援建中巴经济走廊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试点和示范,成为“中国公益走出去”的一张名片。 

  据了解,中巴急救走廊是中国红十字会倡导发起的红十字与“一带一路”同行的示范项目,目的是发挥红十字组织在灾难救援、人道救助方面的重要而独特的作用,立足民生需求和公共安全需要,沿中巴经济走廊布设由急救站点、急救人员、急救车辆、应急系统组成的急救单元。 

  “中巴博爱医疗急救中心”是整个中巴急救走廊的首个急救单元,也是整个中巴急救走廊的起点。它将面向瓜达尔港8万居民、近2万驻港企业和单位人员提供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 

  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硕鹏看来,这个项目能顺利落地瓜达尔,已经是个“奇迹”。 

  而对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巴博爱医疗急救中心”的项目协调员的谷彬来说,能亲眼看着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或者说是一种“成就”。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孙卫东,巴基斯坦港口航运部部长米尔·哈希尔·比赞久,巴基斯坦红新月会主席赛义德·伊拉希等为新落成的“中巴博爱医疗急救中心”揭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供图 

  落成,合力创造奇迹 

  20161031日,经过10余个小时的飞行与转机,谷彬和同事第一次踏上巴基斯坦的土地,一路在当地军方的保护下,抵达瓜达尔港。 

  他们飞到瓜港,主要任务是协调对接巴基斯坦红会、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中资企业等相关方面,尽快推进“中巴博爱医疗急救中心”在瓜达尔港落成建设。 

  而就在几个月之前,谷彬“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跑来巴基斯坦,在一个“听都没听说过”的地方,携手造起一座让万里之遥的民众受益的伟大工程。 

  20166月,谷彬刚刚毕业于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并顺利拿到香港社福机构的高薪offer。但是经过多番考虑,她还是选择回内地,到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工作。 

  中巴急救走廊“中巴博爱医疗急救中心”项目,是谷彬接手的第一个海外项目。 

  搭乘每周只飞两次的航班达到瓜达尔,谷彬觉得,这是一个超乎想象能力之外的地方。当地移动信号没有,市政设施没有,电力供应时有时无……虽然已经做足思想准备,但是她还是感觉“这一切太意外”。 

  谷彬说,在瓜达尔,因复杂的地区形势,小型爆炸和袭击等恐怖袭击还是会发生。所以,中国人只要在港区之外的地方都需要由军队保护出行。“中国人在港区内出不去,当地人在港区外又进不来。”如何将医疗急救中心建在共享区域内,成为项目选址的关键。 

  然而,要在万里之遥的异域瓜港,拿到一块地谈何容易。谷彬和同事按照领导的要求,承担起征地协调任务,通过负责瓜达尔港投资建设的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与瓜达尔港务局进行协商,最终在两条主干道中间争取到了一处占地面积3000多平米的地段,既能为当地民众服务,也能为驻港中资企业服务。 

  除了选址,还有许多难题需要谷彬和同事们解决。当地没有五金商店,医疗急救中心的所有建筑材料只能从国内生产并经过19天的海运到瓜达尔;当地市政基础设施非常落后,完全不具备医疗设施使用标准,那就需要重新建立下水系统、垃圾处理系统、供水系统、24小时供电系统…… 

  谷彬说,从房屋建设再到医疗设备,1000万的项目投入均来自社会捐赠。她坦言,最初到瓜达尔从没想过项目会进展的如此顺利,“所有今天能呈现的这一切,都离不开当地中资企业与各方捐赠企业的大力支持。” 

  来自捐赠企业的两名工程师,一个月前跟随中国红十字会来到瓜达尔,负责项目的施工建设。“他们对医疗急救中心的房屋建设非常尽心,不断强调要保质保量。”谷彬说,在外作业一个月来,两名工程师不止是简简单单的晒伤,“那晒得简直已经认不出来了。” 

  除此之外,还有那些顶着烈日施工的工人师傅、那些遇到困难积极协调解决的同事,以及不计得失无偿提供帮助的企业同仁……半年内三赴瓜达尔,谷彬的记忆中留下了太多人的面孔。 

  “合力创造奇迹。”谷彬感慨良多,虽然自己在付出,但是却收获了更多更多。一路走来,她并不孤单。 

责任编辑:张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