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丝路新语,惠及全球。“一带一路”倡议自发出至今已三年余,全球各国云集响应。5月14日-15日在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进一步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缔结更为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古典与现代交织,全球共命运交响,这条充满无限魅力与希望的“一带一路”,翘首期盼青春的更多担当!
“丝绸带舞文明潮 青春路尚全球梦”系列报道①
“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青衣的“人文”担当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12日电(记者 曾繁华)多年前,当李肇星劝说孙萍离开欧洲去美国做文化交流时,孙萍的内心是拒绝的。
“政治、外交、文化跟我各种高度地讲啊,道理我都懂,但感情上终究不愿意。这意味着我在欧洲的一大摊子都要放弃。我用京剧改造‘动作戏剧’,当年在欧洲都开花结果了。我去美国做什么……”忆及90年代的旧事,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萍说,“也就是国家之命不可违……”
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滋养了她的家国情怀,然而专攻青衣的孙萍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东方女性。长期致力于京剧对外传播,她外向而自信,是美国耶鲁大学戏剧学院的客座教授,是匈牙利裴多菲大剧院的特邀导演,还在国内戏曲文化研究领域身兼数职。
传统文化正借“一带一路”东风走出去,促进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民心相通,为多方合作及共同解决问题营造更好的“人和”环境。为此,孙萍一方面弘扬京剧,推出面向世界的艺术精品;一方面关注现实,做了不少实事。
孙萍近照。受访者本人供图
传播中国文化 华丽转身
从红遍全国的“角儿”转变为研究所里的学院派,孙萍起初并不情愿。但为了让世界系统了解京剧,孙萍决心构建中国京剧表演体系的理论体系。
“我原本打算帮助下学院派就行了,我不愿做理论,还想在舞台上多创作、表演些作品。”孙萍说,“可笔杆子不懂‘场上’,京剧人又不擅长‘案头’。”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泰斗郭汉城老先生对孙萍说:这个体系还得由你孙萍来完成--孙萍既是京剧大家,又是中国京剧史上第一代大学生,也是梅兰芳、张君秋之后第三位获得美国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构建体系的同时,我必须考虑传播的问题。写出来,就一定要翻译出去,这才能是世界的,才能摆到耶鲁大学图书馆的书架上。否则就只局限在汉学家领域了。”
“耶鲁图书馆”之于孙萍,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当年到耶鲁讲学的孙萍发现,这所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中基本找不到中国京剧的资料。留作业时学生们一脸蒙圈:老师,我们上哪儿找参考资料啊?
孙萍做客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李昀桦摄
“那时候互联网还不普及,我上课时,手头都找不到鲜活的课件。只好从国内邮寄大盒的录像带到美国。”提起这件旧事,孙萍真的在中国青年网记者面前咬牙切齿,“我当时那个恨哪。我站在耶鲁的图书馆里发‘毒誓’:将来一定要让中国京剧理论体系的书在你这里占上一席之地--还得是重要位置!”
“中国京剧不缺我一个‘艺术家’,但京剧的对外传播,少一个‘孙萍’。”她说。“我做京剧演员,做编剧,做导演,做教师……朋友们说我总是‘华丽转身’。”
经典作品搭桥 携手机遇
2016年年底,“百部中国京剧经典剧目外译工程”项目的第二阶段成果《中国京剧百部经典外译系列》第二辑出版。该系列丛书已被美国尼克松总统图书馆、老布什总统图书馆以及美国查普曼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州大学、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等收藏。中国京剧表演体系的理论著作,终于摆上了“耶鲁图书馆的书架”。
戏曲史论大家郭汉城先生、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等众多戏曲、翻译界的知名专家为这套丛书贡献了心力,孙萍还将译稿送到美国,由母语使用者再过一遍。
“好多出版社主动联系我,希望我把这套书授权给他们出版。我不愁销售。这套书功能性、文化符号性特别强,已经被列入国家走出去基础书目中了。我愁的是怎么把这一百本书尽快写完--”
因为,一方面她手头关于京剧的项目一个压着一个,必须结项才能做下一个;另一方面,还有来自老前辈们的嘱托。
“许渊冲先生把关剧本中的诗词翻译。他是大家,一般人遇上‘力拔山兮气盖世’‘嫂娘’这些表述,翻译不出神韵来。老人家曾私下对我说--孙萍,我已经90多岁了,你趁我现在还活着,赶紧把这件事做完。”
描述这一细节时,孙萍眼中泛出泪光--她是性情中人,前一秒还在为自己的戏公演高兴,下一秒,当中国青年网记者跟他提起失联的“中国航海第一人”、她的表弟郭川时,她就会真的哭出声来。
谈及对外传播作品的“市场检验”,孙萍毫不担心,因为她自信“立得住”的作品必然能得到认可,并产生影响。
200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银川市有关领导希望打造一部回族经典艺术作品,作为宁夏对外宣传的名片。孙萍出生在宁夏,也是回族人,慨然接过担子。写好了本子,虽然自认可以交差,但不尽善尽美,再推翻重写。后来与赵大鸣、张千一、杨笑阳等群策群力,终于推出了《月上贺兰》这一精品舞剧。
“到现在十多年了,依然立得住。”孙萍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起初是想对回民族有个交代,没想到如今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还起了很大作用。在沿线国家演出效果相当好。”
“京剧是好东西”,孙萍表示,以京剧之美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事半功倍。“中国戏曲有很多打动内心的经典,是人类心理共通的东西。讲好这些故事,能令外国受众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发挥中国文化的感染力和穿透力。”
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对她所说,“热爱了一个国家的艺术,还会恨这个国家吗?听了你对京剧的介绍,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中国。”
2000年,孙萍在基辛格的陪同下奔走美国各州,登门拜访奥组委成员,为中国申奥寻求支持。
孙萍与基辛格合影。
孙萍有一次在欧洲演《贵妃醉酒》,谢幕时,一个意大利男孩在台下喊:“艺术家!我能不能上台摸摸你的服装?”得到同意后,男孩小心翼翼地从孙萍的头饰,摸到服装,兴奋地喊着自己遇到缪斯了。
那位男孩成了孙萍的粉丝,在大学研究中国戏曲。
“赢得了外国青年观众的心,当然高兴。不过当时那场景,说实话我站那儿也感觉挺瘆得慌。”孙萍大笑。
不仅要出有深度的精品,更要培养好后备力量,拓展京剧的广度,在传承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生活。
2003年孙萍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第一个提案就是“京剧进中小学”,2008年得到落实。培养“黑发观众”不是为了非得把孩子培养成“角儿”或者“票友”,孙萍说,“进课堂的目的是为了普及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育界的老友说孙萍做了件好事:京剧专业的学生就业很好,即便当不了剧团的角儿,也可以去当老师。
“好多学生现在工资比我赚得多。行业得先有吸引力,才能够孕育出、留得住人才。”孙萍说,“现在遇到一个不错的苗子,我就死盯着,恨不得把所有好东西一股脑教出去。”
“一带一路”的人文交流,是要“人”“文”并重的--孙萍认为,既要在台上用艺术“以文化人”,也要在台下现实生活中为“人”多做实事儿。
维护华侨权益 共谋解铃
“华人华侨是公共外交的天然桥梁。他们对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国情都很熟悉,有的人已经进入主流阶层了。要建设好‘一带一路’,少不了他们。”孙萍说,吸引高科技人才回国、来华做贡献,更好地发挥侨力、凝聚侨心、汇聚侨智,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更要维护侨益。
“说实在的,许多华侨在海外都是受尊敬的牛人,如果来华做事环境不理想,那人家又何必跑来受罪?”孙萍坦诚直率,语有所指--知名美籍华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南加州大学校董谢明来华投资遭遇波折。孙萍将这一案例写入了2017年两会提案中,建议国务院侨办、商务部、公安部等相关部委联合制定更为有力的保障华人华侨归国投资权益的相关措施。
“谢明牵头开发了全美边境管理系统的指纹识别技术;为南加州大学文理学院历史资料库捐款,以建立完善的南京大屠杀与犹太人大屠杀影像历史资料库,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孙萍表示,维护侨益涉及多部门联动,如果不能更高效地解决涉侨案件,容易损害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热情与赤子之心。“给海外华人科学家们一个好的环境,吸引他们来华做出贡献。在人才、资本的流动中惠及全球,也是‘一带一路’的应有之义。”她说。
“一带一路”是堪称国际合作典范的宏大叙事,孙萍从具体切口入手--既搭建文化交流之桥,又敢于担当解决问题。
作为一位京剧人,孙萍不是第一次为案件奔走呼吁。其中苦辣不足为外人道。让外人不解的是,一位舞台上的艺术家、象牙塔里的学院派,为何跟进这种极可能“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孙萍笑着把原因归为“受京剧中急公好义、除暴安良的故事影响”,以及自己“出生在西北强悍勇武之地”。
“‘一带一路’是全球合作的大手笔,不可能只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既要一起奋斗共赢,也要一起去解决问题。”她说,“我为华侨华人权益奔走,确实遇到过阻力。但中央部委是支持的。中国人遇到问题,不会推诿,不会赖皮,我们会积极主动地去解决。也许有些地方我们目前不够理想,但是我们有担当,敢正视,努力去变得更好。”
“‘一带一路’倡议不正是一个让大家、让世界变得更好的契机吗?”孙萍说。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