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27日电(记者 孙钊 见习记者 吴阳)8月19日,南京邮电大学准大学生徐玉玉遭遇电信诈骗,9900元学费被骗走。报警后徐玉玉突然昏厥,继而身亡。
昨日山东临沂再传噩耗,据当地媒体报道8月23日凌晨,临沐县大二学生宋振宁也在遭遇诈骗之后心脏骤停,不幸离世。
根据公开报道,做案者几乎是“精准诈骗”,不仅知道徐玉玉母亲的电话,还知道刚刚考上大学的徐玉玉在申请助学金,一步步取得徐玉玉信任。受害人宋振宁的父亲宋先生也曾向媒体介绍,对方说出了宋振宁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帐号,取得了宋振宁的信任。
两起诈骗案直指公民个人信息泄漏。有分析者指出,个人信息泄漏为网络诈骗提供“精确制导”。
8月25日,中国青年网记者得到消息,QQ上存在售卖个人信息的情况。记者通过QQ群检索“数据销售”以及“学生信息”等关键词后发现,有大量QQ群从事相关服务,不少群人数在数百人以上。
记者尝试加入群聊,发现入群验证需要先添加“客服”私聊,大量群验证信息均指向同一人。一位ID为“先看货后付款”的客服介绍说,他手中有各类数据,如果大量购买的话,可以优惠。随后记者询问,“客服”是否可以提供银行卡号码与姓名及手机号码绑定的数据,“客服”回应,“全国各地都有,四大银行皆有货。”
“客服”空间截图
在与不同“客服”询问过后,记者发现,不同时效性的数据在交易过程中价格存在巨大差异。上述 “客服”告诉记者,他可以提供一个月以内的信息,但是价钱门槛较高,每条价钱在1元,并且500条起售。“那些1500元一万条的打包货一分钱都赚不到,你买1块钱的东西(数据),我就给你1块钱的质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