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习近平为中美关系“压舱石”定标加码 新型大国关系逐步成形

发稿时间:2016-06-09 08:32: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吴章勇 张鹏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9日电(记者 吴章勇 实习记者 张鹏)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刚刚闭幕。本轮对话,双方就两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中的重点议题开展坦诚、深入的沟通,达成了60多项成果;就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打造双边务实合作新亮点、妥善管控分歧与敏感问题、处理好中美在亚太的关系、加强双方在重大国际地区和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与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了100多项具体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洪源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最大规模的、前无古人的会谈,中美两国的新型大国关系,事实上是在形成当中。

  每年数百项成果给两国人民带来切实利益

  通过本轮对话,双方同意加强在反恐、网络、司法执法、反腐败追逃追赃、能源、环保、海关、卫生、航空、海洋保护等广泛领域的交流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习近平在题为《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而不懈努力》的讲话中表示,3年的成果来之不易,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双方要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坚定不移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中美双方就事关两国关系发展的战略性、长期性、全局性问题而进行的战略对话,是中美之间参与部门最多、讨论议题最广的重要平台,为促进双边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06年9月中美举行首轮以“凝聚信心恢复经济增长,加强中美经济合作”为主题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以来,迄今已走过了十个年头。这十年,双方坚持战略互信、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三大主线,除了每年达成的数百项具体成果外,更为复杂的中美关系“铺上吸收压力的地板”,发挥了“减压器”的作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已成为外界观察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一个重要窗口。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洪源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从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以来,中美关系一直跌宕起伏,虽然合作是主流,但也存在不少分歧。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逐渐崛起,释放出无穷的发展潜力,而美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金融和科技创新等领域仍具有雄厚的实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两国关系进行新的定位。以此为背景,我国提出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样一个全球性的定位。但新型的大国关系要求两国必须要有一个合作的机制,因此,2006年开始,中美两国逐渐开始设立战略与经济对话,2009年正式形成了现在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

  洪源教授指出,在每年度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两国针对当时中美关系发展走向,提出其中的问题,当面磋商并立即进行解决。这样一个合作共赢的机制,其实就创立了中美两国合作对话的机制,也成为中美两国大国关系的重要物质保证。

责任编辑:徐诚智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