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送别梁思礼:航天忠魂随风去 一簇薪火自相传

发稿时间:2016-04-19 07:34: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开可 李拓

  4月18日上午9时,著名导弹、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礼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拓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19日电(记者 开可 李拓)“新中国成立之初,梁思礼同志毅然回国,为我国航天事业鞠躬尽瘁,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和严谨作风令人敬仰。”4月14日,我国航天事业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的梁思礼去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唁电致哀。

  梁思礼是我国著名导弹、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2016年4月14日10时52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18日上午,送别梁思礼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梁老的亲属、生前友好、航天事业工作者数百人到殡仪馆送别。

  矢志不渝爱国情 航天报国终不悔

  在追悼会上,前来送别的群众对中国青年网记者提及最多的,就是梁思礼对祖国矢志不渝的热爱。“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他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回到国内参加新中国的建设。这一点非常难得。他的爱国心值得每一个年轻人去学习。”曾与梁思礼一起共事过的刘湘说。刘湘从50年代起就和梁思礼成为了同事,今天到追悼会送他最后一程。

  当年,17岁的梁思礼带着“工业救国”梦想,在大洋彼岸开始了留学生活。由于“珍珠港事件”爆发,梁思礼刚到美国便与家里断了联系。为了生计,出身名门的梁思礼不得不去当洗碗工、流水线工人、水上救生员。

  1949年,梁思礼在辛辛那提大学拿到了自动控制专业的博士学位。著名无线电公司RAC向他伸出橄榄枝。“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梁思礼在挽留中毅然放弃优越的条件,回归祖国怀抱。

  作为中国首枚远程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主任设计师,梁思礼参与了中国航天历史上的诸多“首次”。

  梁思礼曾说过:“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我回国后和第一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能为此奉献一生,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光荣。”

  18日上午,欧阳平老人早早地就等在了追悼会的门外。他站在了送别梁思礼队伍的第一排。说起来,欧阳平和梁老已经相识了半个多世纪。

  1956年9月,梁思礼作为技术骨干被调入了正在筹建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10月8日,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从此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中。正是那时,欧阳平成为了梁思礼的部下。

  回忆起老领导,欧阳平的声音逐渐哽咽。他说:“我虽然是下级,但梁老和我们的关系都非常好。他十分平易近人,从来没有什么大专家、大领导的架子。”欧阳平还特别提到,梁老非常任劳任怨,在生活中也从来不讲究什么物质享受。

  回想起与梁思礼一起共事的日子,余梦伦告诉记者,梁老在自己心中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科学工作者,他的一生都在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工作着。

  他说:“生活中,梁老平易近人。但是面对工作、技术上的问题,他都会非常严肃地对待、非常认真地分析。他的工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余梦伦说他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就是喜欢和梁老一起开会。这不仅因为梁老能够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地与人交流,更因为他能够对工作进行毫无保留、开诚布公地讨论。认真、细致是余梦伦对于梁老工作态度的概括。

  追悼会场外,悬挂一幅写着“光明磊落奉献爱国情怀 鞠躬尽瘁奠基航天伟业”的挽联。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拓 摄

  九天揽月终成现 航天薪火代代传

  2003年,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以后,梁思礼与杨利伟等航天员合影;2012年,“神九”返航,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随着返回舱安全着陆。梁思礼在电视直播中看到这一幕,面露微笑。

  虽然已经离开工作岗位,梁思礼的目光一直紧紧追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我们时时能感觉到他对咱们航天事业的关心支持。有些技术不仅是航天的技术,涉及到国家不同行业。他就在不停地呼吁,想各种办法支持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十二所党委书记马卫华告诉记者。马卫华说,梁思礼特别关心一些新技术在航天中的应用,碰到他们就会问进展情况如何。

  梁思礼不仅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也是我国航天火炬的传递者,正如他非常喜欢的萧伯纳的名言所说:“人生并不是短短的一支蜡烛,而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一支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把它交给后一代人们。”

  来自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张晓萍和同事站在送别的队伍中。她向记者表示,梁老放弃国外的优越工作条件回到祖国,爱国精神让人动容。作为一名航天系统的工作者,他们需要向梁老学习的太多。

  范亚南如今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一家软件公司工作。他一早从回龙观赶到八宝山。为了送别梁思礼,他跨越了大半个北京城。

  他告诉记者,梁老是自己所从事行业的先驱。正是因为梁老对计算机自动化测试、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软件工程化等多个领域做出的开拓性贡献,才有了范亚南现在的工作内容。

  范亚南直言,自己非常崇拜和敬仰梁老,不仅是因为梁老对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也是因为梁老的为人。

  1949年,梁思礼从美国学成归来,毅然投身到了新中国的建设中。正因为如此,范亚南将梁思礼与钱学森等爱国科学家都当做了自己心中的偶像。他说,自己被梁老身上这种“先国后家、先国后己”的精神深深地震撼着。这种精神也不断激励自己要尽最大努力为祖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

  “我最后一次见他是去年的春节,和所长到医院去看望他。寒暄了几句之后,他说还是谈谈工作。我们就把最近一个重点型号的进展情况给他谈了谈,梁老非常高兴、欣慰。”马卫华回忆说。

  马卫华说:“他的为人、爱国、对事业的追求、坚持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很多年前在展览室都看到过书稿,包括旧的文件,都能看到梁老很多清晰的字。我对外讲12所,我都很自豪地讲到梁老总。”

  杨海成在参加完追悼会之后接受了记者采访。他告诉记者,梁思礼接受了父亲梁启超这样一代大思想家的熏陶,又能用儒雅的风范和科学精神传承和教育一代又一代人。杨海成现在担任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负责信息化建设和软件开发。而梁思礼正是这个领域的开拓者。

  “我们整个航天从事信息化建设的这一代人,从各方面都受到了梁老巨大的熏陶,也促进我们更加努力地去为国家工作。我们是他那一代的继承者,也是在梁老开拓的领域的实践者,要做好相应的工作。”杨海成说。

  欢迎拨打中国青年网新闻热线010-57380651或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youthpress@126.com。关注“细腰蜂”(ID:beeyouth)微信公众号,可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

责任编辑:许丽婧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