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折射出中国社会变迁中自我定位的迷失
“凤凰男”的本意其实指的是指的是那些出身贫寒,几经辛苦考上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生活的男子。在田丰看来,“凤凰男”的问题其实是一个覆盖面非常大的问题,从历史来看,解放后中国城镇人口不足10%,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城镇人口只有7700万,现在城镇人口超过7亿,占比超过一半,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现在居住在城里的男性人口中,大部分三代以内都是“凤凰男”。
事件中导致分手的一顿饭照片。资料图
在一个三代以内都以“凤凰男”为主体的社会中,为什么会出现对新一代“凤凰男”的排斥?田丰认为,问题的核心不简单的是奋斗和家庭出身,而是代际之间和代内之间的利益冲突。具体来说,新一代的农村大学生来到城市,实际上是对原有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在重新分配的过程中,如果可供分配的资源是充沛的,自然不会出现矛盾,如果资源是不足的,则会出现问题。而在婚姻市场上,城镇的女性数量显然是不足的,所以在分配过程中出现问题也就不足为奇。
从婚姻市场梯度的视角来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定位,而婚姻恰恰是在男女所处社会地位之间的匹配。因此,田丰说,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源,是在社会急剧变迁过程中,每个人在社会结构中自我定位的迷失。该事件实际上证明了中国社会变迁中个体自我定位的迷失和社会包容度的下降。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我奋斗了18年,现在终于可以与你坐在一起喝咖啡。”通过奋斗改变自身命运的例子并不鲜见,而且都应该受到尊重。然而,在个体为改变命运努力奋斗的同时,社会层面的整体提升、对年轻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友善和宽容,承载着我们的更多期待。
欢迎拨打中国青年网新闻热线010-57380651或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youthpress@126.com。关注“细腰蜂”(ID:beeyouth)微信公众号,可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