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8日电(记者 黄昂瑾)“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和繁荣,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伴相依。而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
从上海兴业路小楼到嘉兴南湖红船;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到中共七大的召开;从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到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迈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95年的风雨历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用不畏艰险的勇气、甘于奉献的义气、宁折不弯的骨气、勇于开拓的豪气和奋发图强的志气,谱写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史册,刻画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朽的民族精神,也为世代中华儿女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7月1日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文化自信,并诠释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即“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同时,习近平强调要继续坚定信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提供中国方案。
访革命圣地 忆峥嵘往昔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先后探访多个革命老区,在老一辈革命家生活过、工作过、战斗过的地方,他总会认真聆听老区的故事,深刻感受革命精神的洗礼。作为国家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领军者,习近平用诚意和敬意,在红色的土地上留下平稳而坚定的足迹。
2012年12月,元旦前夕,习近平冒着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严寒到达晋察冀边区政府的所在地河北阜平,充分肯定了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党和人民都不会忘记。
2013年7月,习近平再次走进河北省的革命圣地——西柏坡。“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习近平说。
同年11月,习近平去到山东沂蒙山革命老区。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习近平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参观沂蒙精神展,并会见了当地先进模范和当年支前模范后代代表。
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专程来到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闽西革命老区,习近平同志带领中央军委全体成员和会议代表,重温我党我军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接受思想启迪和精神洗礼。会议之余,习近平参观了古田会议会址、纪念馆,瞻仰毛主席纪念园,同老红军、军烈属代表座谈,并和基层官兵同吃“红军饭”。
2015年一年间,习近平共走访3个革命老区,分别是陕西延安、陕西照金和贵州遵义。陕甘宁革命老区在党的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它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党带领人民军队奔赴抗日前线、走向新中国的出发点。
在遵义,习近平直奔红军山烈士陵园,向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在观看纪念碑浮雕时,追忆红军浴血奋战的历史,而驻足于“突破乌江天险”浮雕前时,习近平感慨红军奋战的艰险和不易。
2016年,习近平探访革命圣地的脚步仍在继续,年初,习近平走进井冈山。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习近平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参观茅坪八角楼革命旧址群。
4月,习近平又来到安徽金寨。地处大别山腹地的金寨,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在金寨,习近平向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