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中国元素闪耀蒙内铁路

发稿时间:2017-06-01 07:36:00 来源: 新华网 中国青年网

  当地时间5月31日11时10分,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肯尼亚蒙巴萨-内罗毕标轨铁路(蒙内铁路)首班列车发车,标志着蒙内铁路正式建成通车。

  蒙内铁路全长480公里,是肯尼亚独立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肯尼亚实现2030年国家发展愿景的“旗舰工程”,更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两国民心相通的结晶。在这条中非“混搭”建成的铁路上,处处闪耀着中国元素。

  中非“混搭”!蒙内铁路处处彰显“中国印迹”

  在采用“中国设计”“中国系统”“中国作业”的蒙内铁路沿线,到处都彰显着“中国印迹”。

  以规模最大的内罗毕站为例,其内部设施很像中国高铁车站的格局,行李安检机、闸机、检票仪等设备也均由中国制造。

  站点的设计也采用了很多中国的理念。例如,通常肯尼亚火车站的站台天桥只有一条通道,很容易出现人流相向而行导致拥堵的情况,而内罗毕火车站的天桥设计借鉴了中国经验,进出口各有一个通道,从而避免了拥堵。

  作为高铁运行最核心的部分,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能够起到保证日常客运、货运列车的行车安全,从而提高运输效率的作用。而蒙内铁路使用的这套系统由中国企业设计研发,代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水平。

  在人才培养方面,蒙内铁路也体现了非洲元素与中国元素的良好“混搭”。

  蒙内铁路项目累计培训当地员工超过4.5万人次,大批肯尼亚青年赴中国学习铁路运营;同时还有数十名来自西南交通大学的老师,专门来到肯尼亚,就售票、检票、接发列车等服务环节对肯方学员进行专业培训。

  据报道,驾驶首发列车的女司机是在蒙内铁路承建方中国路桥公司的安排和资助下,与其他男学员一同在中国宝鸡铁路技师学院接受了为期半年的培训,她们也是肯尼亚历史上的首批女司机。网友对此纷纷点赞,认为这是蒙内铁路运营中的一大亮点。

  5月31日,在肯尼亚蒙巴萨的蒙内铁路蒙巴萨西站,首班列车驾驶员艾丽斯(左)和肯西莉亚出发前竖起大拇指,预祝旅途顺利。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肯尼亚蒙巴萨-内罗毕标轨铁路(蒙内铁路)于5月31日正式通车。 新华社记者孙瑞博摄

  不只是修路!项目建设克服重重困难

  对肯尼亚来说,修建蒙内铁路是件大好事,能够降低物流成本、增加GDP。而要将一件好事做好,也并非易事。这条采用全套中国方案建设的铁路,在建设过程中也遭遇了不少误解和阻碍。

  建设之初,蒙内铁路在当地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征地缓慢。

  当地村民经常会涌入铁路施工现场,站成人墙,或用石头攻击路桥项目部,要求停止施工,直至土地所有者收到其能够接受的补偿金额。

  为赢得当地居民认可,4年来中国建设者做了很多努力。“包括为沿线居民打井取水、捐资助学、道路救援、修建地区道路、保护野生动物、参与环保事业等,蒙内铁路项目在全线共组织社会公益活动超过200次。”中国交建海外事业部执行总经理王京春说。

  在蒙内铁路第二标段144公里的施工战线上,有120公里需要穿越察沃国家公园。那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每年的七八月份,东非高原上都会有一次百万野生动物的大迁徙。为了让铁路两侧的动物能够在雨季到来时,随着水草的密集程度实现迁徙,项目部煞费苦心。

  他们与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展开合作,研究了察沃公园动物迁徙的路径和生活习惯,在野生动物经常迁徙的地方专门设置了14条动物通道。在这里,大象可以自由地通过涵洞,即使是大高个子长颈鹿也能在高6.5米以上的桥梁式动物通道下安全穿过铁路。

  2017年1月8日,在肯尼亚蒙巴萨附近的蒙内铁路施工现场,万吉库(前右)和同事们一起工作。新华社记者孙瑞博摄

  互利共赢!蒙内铁路成“一带一路”重要名片

  蒙内铁路是中国标准与非洲标准的磨合,也是中非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典型。这座全长大约480公里的铁路,不仅圆了肯尼亚的“世纪铁路梦”,更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一张重要名片。

  5月30日,蒙内铁路移交仪式在肯尼亚港口城市蒙巴萨举行。

  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在仪式上对这个世纪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就是我们在追求的肯尼亚,也是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乃至他们的孩子从我们手中继承的肯尼亚。”

  肯尼亚国家铁路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肯尼亚人迎来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中方的帮助下,肯尼亚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实现了过去100多年都没有达成的梦想。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刘显法则在致辞中说,蒙内铁路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十大合作计划”的重要早期收获,是中国同非洲“三网一化”和产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蒙内铁路是中肯战略对接的成果,是中非合作共赢的典范,还是两国民心相通的结晶。

  (创意产品工作室 编辑:沈冰洁、刘新 资料来源:新华网、央视网、人民日报、中新网等)

责任编辑:张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