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习近平回信的8名入伍大学生,依次为:胡一帆,蔚晨阳,阿斯哈尔·努尔太,王晗,贾岚珺,戴蕊,李业广,董旭东。
近日,南开大学8名新入伍大学生即将背上行囊暂别校园,携笔从戎成为人民子弟兵,在军营中继续他们的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在给8名新兵的回信中谈到:得知你们怀揣着从军报国的理想,暂别校园、投身军营,你们的这种志向和激情,让我感到很欣慰。同时,他也勉励新兵:“希望你们珍惜身穿戎装的机会,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之中,在军队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华,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淬炼成钢,书写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
遥想百余年前,梁启超在中华大地风雨飘摇之时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而今百余年后,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这是对青年多么高的评价,这是对青年多么殷切的希望,这是对青年多么振奋的鼓励,这是对青年多么自信的憧憬。
青年无论在何时都应该是书写那个时代美丽篇章的生力军。自晚清以降,从救亡图存到推翻封建帝制,从挽救民族危亡到争取民族独立,从投身祖国建设到保家卫国,无不闪耀着青年奋斗不息的灵动身影。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正是广大青年怀揣梦想,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忘我的奋斗,才推动了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也正是青年满腔热忱的付出,才有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如此高度的重视。
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南开大学在近百年悠悠岁月里为祖国培养了无数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其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精神也不断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子。经历过抗日战争烽火硝烟的南开园永远不会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所以才有了在今天努力奋战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上饱含家国情怀,肩负时代使命的南开人。因为百年南开懂得,谁能赢得青年,谁将赢得未来的希望。严谨的治学精神为每一个南开人塑造了宽广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厚重的沧桑历史则将每一个南开人的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家国情怀是南开精神中最核心的组成,也正是这种情怀激励着南开学子积极向上,不断奋进。每一名南开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使命,那就是当祖国需要我们,我们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或许难以割舍对校园美好生活的留恋,但责任与义务却让这8名有志青年甘愿体验另一种美。虽然暂时告别了活力四射的菁菁校园,那一抹军绿或许将会成为他们人生中最灿烂的色彩。今日之南开青年,始终以“公能”校训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懂得自己的时代使命,志存高远,奋力前行,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更要立足于社会、民族、国家,真正做到允公允能。这8名南开人中有新疆反恐烈士的儿女,也有抗美援朝战争老兵的后人,既有城市子弟,也有农村青年。他们充满着对强大祖国的热切盼望,怀揣着保家卫国的从军梦想,响应着祖国强军目标的号召,背负着习近平总书记殷切的期望,他们立志要在那“铁打的营盘”中绽放出自己最绚烂的青春。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要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志向,自觉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青年则要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把握机遇,努力奉献,用无悔青春托起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孙海东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南开大学军事理论课讲师、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