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防治荒漠化·库布其在行动】看官井村如何让沙柳这棵“摇钱树”成为添绿又添金的品牌

发稿时间:2017-09-21 09:03: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谢东樱

  中国青年网鄂尔多斯9月21日电 (记者 谢东樱) “今年腾格里沙漠绿化本来订货100万株,最后只发了30万株……”尽管已经过去几个月了,当“防治荒漠化·库布其在行动”网络媒体行记者走进鄂尔多斯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时,村支书周玉小向记者们谈起村里沙柳种植项目时,又一次提到了他久久不能释怀的憾事。

  官井村种植的沙柳。中国青年网记者 谢东樱摄

  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地处库布其沙漠边缘,是库布其沙漠南缘的风口。上世纪八十年代,官井村无井、无电、无路,饱受风沙之害,村民们实在不堪其苦,在高林树的带动下官井村开始了植树造林治沙行动。上世纪90年代,鄂尔多斯市和相关旗区明确“植被建设是最大的基本建设”,充分发挥国家和地方生态重点工程的主导引领作用,开发推广各种治沙技术,沙柳以其“干旱旱不死、牛羊啃不死、刀斧砍不死、沙土埋不死、水涝淹不死”成活率高、适应性强、抗旱耐贫瘠的特性,成为官井村首选的大面积种植的树种。如今,全村所有的宜林地带全部种上了树,林地总面积达到16.8万亩,其中沙柳12.3万亩。

  李军和陈军指着地上的灯箱草说,以前村民们吃不上白面,只能吃上小米和用灯箱草籽磨成粉做成的灯箱窝窝,现在白面不仅成了最普通的面食,他们还住上了干净整洁的新房,家家都有了汽车,沙漠公路通车后的便利,让李军觉得当初从中旗买完三轮车开回家用了足足一天时间的经历,都成为了久远的回忆。中国青年网记者谢东樱摄

  万亩沙柳筑成一道绿色屏障,不仅挡住了风沙南进的脚步,也让昔日户均收入不足千元穷得叮当响的官井村民靠着这种沙漠中最顽强的植物改变了生产生活环境,脱掉了贫困帽子。48岁的李军现在是官井村的治沙大户和植树大户,种植沙柳3003亩,每年仅出售沙柳种苗一项收入就有3万多元,加上家里一百来只羊及一百亩种植玉米和苜蓿草的收入,全家年收入能够达到6到7万元。村民陈军告诉记者,他家4口人,有3500亩林地,60亩耕地种玉米和苜蓿,羊有一百多只,加上每亩6.25元退耕还林每年5万元的林业补贴款,他们全家年收入有10万元左右。像他们这样的林业大户,全村共有65户,为了带动更多的村民共同致富,他们发起组建了当时全区首个林业专业合作社——达拉特旗绿森源林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由该村村委会牵头负责,对外联络市场,拓展销路,对内组织货源,管控质量。

  60多岁的董建平是村里种植蔬菜瓜果的大户,他身后的400亩土地上种植着11万棵枣树,今年有3万多棵枣树挂了果,能产1万多斤优质红枣,差不多会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老董说明年会把新整理出来的400亩地全部都种上红枣,800亩枣林红枣的产量能达到3万多斤。今年他还试种了花生,准备明年大面积播种,由于沙漠昼夜温差大,他种的胡萝卜、白萝卜还有西红柿都又脆又甜,可以当做水果来吃。中国青年网记者谢东樱摄

  近年来,随着沙漠绿化的不断推进,官井村的沙柳种苗以其成活率高、品质好、颜值高年年畅销,全村12.3万亩沙柳,每三年平茬一轮,每年就有4万多亩沙柳可作种苗销售,可谓是货源充足,逐步形成规模化效益高的产业,形成了一个添绿更添金的品牌。每年3到4月份草木萌发的季节,官井村发动所有的劳动力,一头扎进沙柳林,开始收割、切段、打捆、运送、装车,忙得四脚朝天。时令不等人,他们要利用有限的40天时间必须割完沙柳,要赶在栽植季节最大批量出货,就要和时间赛跑,向劳动效率要效益。可村里及周边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日益老龄化,远远满足不了用工需求,尽管要货的订单源源不断,不缺市场不悉销路,村民顾不上惊喜,只有干着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摇钱树”而不能摇下票子来。“今年如果劳动力足够赶趟,收入远不止这些!”村支书周玉小不无遗憾地说。

  沙柳种植面积扩大,销量增加,销路拓展,收入提高,与劳动力紧缺的矛盾,成为村支书周玉小当务之急要解决的甜蜜的烦恼。中国青年网记者谢东樱摄

  “明年,除了提前对接订单,还要在更大范围组织劳动力,最好及早培训外来务工人员,争取不输在人为因素上!”周玉小汲取了今年的教训,已经提前开始布局和安排明年沙柳收割季的工作。

  官井村沙柳地交通不便,种苗打理的机械化程度低,周玉小希望政府林业等相关部门能够在先进机械和技术等方面予以扶持,让这个既添绿又添金的产业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此外,周玉小开始谋划更长远的出路,“种苗总有一天会饱和的,以后这些沙柳怎么办?”他说,要把沙柳作为村里的优势资源,放到电商平台上宣传展示,广泛招商引资寻求合作,探索深加工项目,让这些与官井村人的命运息息相关的沙柳有个更加美好的前景,实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地方产业发展的梦想。

责任编辑:邹畅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