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人大附中新课改:少些功利的驱动,多些兴趣的选择

发稿时间:2017-08-30 10:53: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马慧娟

  8月29日,人大附中“新教育讲堂”系列讲座开启,第一期主题为“科学家谈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 马慧娟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30日电(特约记者 马慧娟) “课改的目的是什么?是增加学生的选择性,重视兴趣的培养。”8月29日,中科院物理所所长、研究员方忠在人大附中“新教育讲堂”上强调。 

  中科院物理所所长、研究员方忠在人大附中“新教育讲堂”上作题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型人才》的演讲。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 马慧娟摄

  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部署,自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起,北京市普通高中全部进行课程改革实验。为了让高一新生全面了解新课改的内容,培养其尊重知识、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意识,人大附中专门开设了“新教育讲堂”系列讲座,第一期主题为“科学家谈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邀请方忠所长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综合处处长魏红祥,分别作了题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型人才》和《雾里 悟理 物理》的演讲,点燃了全场师生迎接新课改的激情,为在全校范围内形成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意识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讲座结束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还为学生们带来了丰富有趣的实验仪器,供大家现场体验和感受,获得学生一致热捧。 

  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介绍“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人大附中课程改革的相关情况。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 马慧娟摄

  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表示,本轮课程改革,人大附中着眼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看教育,通过教育的发展看课程改革,我们课改的核心就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共生课程,为学生打造生命成长的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我们要尊重学生选课的意愿、引领学生选课的志愿,满足学生选课的需求。引导学生在选课时,少一些功利的驱动,多一些兴趣的选择。”翟小宁说。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大爱精神、德才兼备的未来公民,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脊梁,培养人文和科技相交融的跨界创新型全球化人才。在这一科学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人大附中在构建科学创新型的校园课程和校园环境,做出了示范,为培养科学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土壤。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综合处处长魏红祥(中)作题为《雾里 悟理 物理》的演讲,并现场展示物理实验的乐趣和快乐,引导学生“爱上物理,改变世界”。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 马慧娟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人大附中开发了一系列课程以启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STEAM项目式课程通过交融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多学科相关知识,积极将VR虚拟现实技术等前沿技术引入课堂,发掘了学生在科学技术专业上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人大附中又设置了丰富的校本选修课程,许多课程涉及科学创新教育,如发明与创造、3D打印技术与科技创新实践、仿生机器人设计等。 

  人大附中学生社团“翌创”展示其创新项目“VR”自行车。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 马慧娟摄

  在课堂外,学生们自主进行科学创新实践,取得了诸多成果。在今年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中,人大附中学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竞赛决赛中,共获得18枚金牌,占北京市全国决赛金牌获奖人数的47%。其中含金量最大的物理和数学金牌获奖人数占北京市的60%。 而在近日举行的第37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人大附中学生创新项目获得了15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并有3项入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翟小宁表示,人大附中将继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为学生构建更丰富的、更有选择性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杨晓霖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