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走进延安。
夏秋交替之时,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令人感奋,催人奋进!
“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回信中,总书记的这句话格外醒目。是呀,青春是梦想的年华,青春梦想不是奥勃洛摩夫式的惰性幻想,而是扎根祖国大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融为一体的勤奋实践。这也是当代青年奋发励志、青春出彩的唯一路径。
青年创业创新离不开中国的国情民情。我们身处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中国经济总量已成为全球第二,但还有数千万贫困人口亟待脱贫;天宫二号已在太空中安营扎寨,高铁在千里原野上奔驰,潜龙号在深海作业,但中国的出口手工玩具在国际市场上却遭遇投诉,8亿件衬衫换西方一架飞机的局面也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已接近世界舞台中心,中国国际威望一天天攀升,但国民素质还有待提升……总之,中国已强大,却还拖着一点贫穷陈旧落后的影子。这是历史的积淀,需要时间消化,更需要包括当代青年在内全体中国人努力奋斗。“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为之奋斗”,回信中,总书记的热切期待溢于言表,而青年立足国情民情创新创业,正当其时。
只有“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梦想才有实现的土壤,才有开花结果的根基。有的青年人总是抱着不切实际的想象,他们言必称要做大老板,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他们胸怀壮阔,却两脚悬空,构建的只是空中楼阁;他们满腹经纶,却不切实际,不屑于小事,不安于基层,幻想一步登天。可梦想毕竟有异于互联网式的思维逻辑,并非敲敲键盘刷刷屏就无所不达其极。梦想需要脚踏实地的精神,要从基层从“线下”一点一点做起。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古今中外的伟人无不是从社会最基层做起。青年习近平当年在梁家河村插队,一边放羊一边背字典,任大队书记后,带领梁家河村民修建沼气,大学毕业后又不甘于高楼深院的安稳,沉下身子在“芝麻官”岗位上磨练,担任正定县委书记期间骑着自行车下乡了解情况。他扎根大地,坚守基层,一个个台阶拾级而上,最终成为中央领导人。而七年知青经历是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是居庙堂之高心系百姓的亲民政策基础。这就是扎根祖国大地的力量,心有静气,耐得寂寞,咬定青山。在物欲横流的暗流下沉默坚持,在急功近利的社会中寂寞潜行,方能成就大业。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代代革命先辈披荆斩棘、浴血奋战,却来不及看一眼新中国、看一眼中华再崛起,而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但越是接近目标,越是考验一个人的耐力,兴奋伴随着生理极限的挑战,就像马拉松赛跑的最后冲刺,就像攀登山峰的最后一搏,需要更多的智力和体力。而扎根大地的锻炼,就是青年为向中国梦发起最后冲刺储备智力和体力。
延安曾是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正如总书记回信中所说,它是革命圣地,这里流淌着革命的理想,镶嵌着红色的基因。忆当年,国民党封锁延安,许多进步青年冒着杀头坐牢的危险,冲破机枪和铁丝网的封锁,奔赴延安,奔向光明,为民族解放而奋斗。而如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青年大军赶赴延安,创新创业,扶贫支教,学习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追寻的是革命的初心,是信仰的源泉,同时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体现了当代中国青年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历史的细节间或蕴藏着乾坤风云。同样是聚焦在宝塔山下延水河畔,一个是缔造延安精神,一个是继承延安精神,虽说行囊不同,生活迥异,但都是扎根大地,追寻梦想。80年弹指一挥间,当代青年与当年延安青年的理想信念一脉相承,不同的历史担当,体现同样的人生价值。
志存高远,扎根大地。祖国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扎根祖国大地大有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书写青春华彩篇章,实现中国梦寄希望于当代青年。(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蔡恩泽)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