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规划》,搭建贫困学子成长成才平台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贫困是物质的贫乏,但归根结底是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指示精神,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凝心聚力,一同为贫困孩子能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贡献力量。
团中央“青年之声”综合服务办公室主任、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党委书记金东讲话。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 摄
“‘授渔计划·青年之声’始终致力于为贫困学子搭建一个成长成才的平台。”团中央“青年之声”综合服务办公室主任、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党委书记金东在致辞中表示,“授渔计划·青年之声”精准扶贫行动是在团中央书记处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要求、帮助青年成长的有利措施,是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育公平化、保障青年权利的有益探索,也是加强“网上共青团”建设、助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路径。
“授渔计划·青年之声”精准扶贫助学行动自启动以来,帮助许许多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贫困学子实现了继续教育的梦想。2016年,“授渔计划·青年之声”在四川省大凉山等地精准资助1000名贫困学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成长成才;2017年伊始,“授渔计划”依托共青团组织,首批帮扶计划覆盖中西部14个省1400名贫困学子。
完美(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胡瑞连(右)代表公司捐赠600万元善款,资助1000名贫困学生,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戚学森(左)接受捐赠。中国青年网记者 朱梦琪 摄
在完美(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胡瑞连看来,“授渔计划·青年之声”精准扶贫能够实现爱心人士和贫困孩子的完美对接,“不仅有爱心人士捐助善款,还为每个孩子提供最适合的学校,之后还将孩子对接到对口的企业工作,这样形成一个了非常好的闭环,真的会使孩子们改变人生,‘授渔计划·青年之声’精准扶贫的精准点太精准了。”
“让更多贫困孩子有机会完成学业,是一件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而且现在6000元就可以帮助一个孩子,我认为大家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去帮助他们。”爱心企业UMG联播传媒代表阮潇告诉记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渔计划·青年之声”通过“一帮一”的模式,不仅帮扶贫困学生完成职业教育,而且为学生提供有保障的实习就业,并给予他们继续深造的机会,形成了从技能培养、知识提升到岗位适应、业务成长的完整培养链条。正如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戚学森所言,爱心人士的善举将成就每一个受助学生的人生,其家庭也将因孩子继续教育而获得良好的职业,进而摆脱贫困。
欢迎拨打“青年之声”新闻热线010-57380782或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qnzsbjz@163.com;关注“青年之声”微信公众号(ID:qnzs20150428)、“青年之声”官方微博@青年之声,可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