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第三届中国(沈阳)家教家风论坛在东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 马慧娟摄
中国青年网沈阳4月20日电(特约记者 马慧娟)4月19日,第三届中国(沈阳)家教家风论坛在东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央党校、中国社区展示中心、上海大学、辽宁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就“家教家风”建设在培养青少年“家国情怀”以及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等,展开热议,并就沈阳市和平区的“家教家风”建设展开调研和讨论。
本次论坛由中共沈阳市和平区委员会、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政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青年之声”成长服务联盟、中国家教家风研究院共同主办。论坛突出“家国情怀”的主题,旨在持续深入从良好的家教家风中汲取道德的给养,用传统家庭美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优秀家教家风汇聚社会正能量,让“家国情怀”在家教家风中延续传承,香飘万家。来自全国家教家风领域专家学者和辽宁省、沈阳市有关部门领导以及沈阳市和平区街道负责同志、社区书记共计150余人参加论坛。
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家庭都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我们4亿多家庭、13亿多人民的智慧和热情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团中央“青年之声”成长服务联盟副主席张良驯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只有民族兴旺、国家富强,个人才有安全和幸福,家风家教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教育如何发展,家教家风对青少年家国情怀的教育引导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张良驯说。
中国社区展示中心主任马丽华认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和万事兴,家庭建设是国家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通过“弘扬家教家风,树立家国情怀”的各类活动实践,把家教家风和党风政风民风有机统一起来,让家国情怀在家教家风中延续传承,这是最基础、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和重要载体,将起到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炎黄子孙的内心都有一份乡愁,即浓厚的家国情怀。在传统中国,‘家国一体’,‘家’是缩小的‘国’,‘国’即放大的‘家’。”辽宁大学教授江帆说。她认为,这种乡愁当下主要以家风为表现形式,与党风、政风相连,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要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
据了解,从2015年开始,沈阳市和平区依托13个街道办事处、105个社区和23万户家庭,动员驻区单位和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深入持久地开展了“弘扬家教家风,树立家国情怀”主题活动,参与群众超过百万人次。和平区先后三次召开中国(沈阳)家教家风论坛,评选出了50个文明社区、212个文明楼院、2143个文明家庭,出版了包括《一个梦,一个家》和《好故事,好家风》的《家国情怀》书系和由《抓作风》《正行风》《树校风》《传家风》四本书构成的《成风化人》系列丛书,并通过相声、小品、微电影、歌曲、话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从“家教家风”入手,向“家国情怀”的拓展,营造了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
未来,沈阳市和平区还将加强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青年之声”成长服务联盟、中国家教家风研究院的战略合作,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索“家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新载体,持续为“家文化”品牌注入活力。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