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2日电(人民政协报记者 王菡娟)“目前,我国农村尚有6%的建制村未实现直接通邮,当地老百姓享受不到邮政普遍服务,邮政新业务更是无法展开。”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表示。
资料显示,国家邮政局2015年发布的《关于促进邮政服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乡镇邮政网点作为服务“三农”、服务农村电商的重要节点,因地制宜推动村邮站建设,将村邮站打造成保障农村通邮、服务农村电商、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平台。
马军胜告诉记者,造成一些农村不通邮的原因有两种,自然环境和居住方式直接造成通邮困难,比如在山区、牧区等;其次是投递成本高,仅仅依靠邮政企业自身力量及现有政策难以支撑。
“未直接通邮地区多数属于贫困地区,人均收入低,山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较多,‘空心村’现象严重;牧区地广人稀,传统邮政业务逐年萎缩,新业务的发展一时难以形成规模,投递运营成本压力逐年增加。”马军胜说。事实上,早在201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便提出“要实现民族地区建制村直接通邮”,“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实现村村直接通邮,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要求推进建制村直接通邮。
“为尽快落实中央精神,实现建制村直接通邮目标,迫切需要增加相应成本支出,用于增设农村投递人员、增添投递车辆设施和用于委托第三方投递的报酬。”马军胜表示。
因此,马军胜建议,对建制村直接通邮工作给予专项财政补贴,具体由国家财政部门和邮政管理部门进行实地调研测算,据实核定补贴标准并按年度列入中央财政预算。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