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徐涛。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1日电(人民政协报记者 高志民)“过去,我国很多科研处于‘用别人的枪,走别人的路,打别人打过的鸟’的状况。当前,我们在一些领域已经开始走自己的路,但是用的‘枪’绝大多数还是国外生产的。”在科技界政协委员小组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徐涛直言,国产科研仪器装备产业要跨越式发展,科研要用国产的“枪”。
科研仪器装备是支撑科技创新的原动力,诺贝尔奖有1/3与科研仪器装备的发展直接相关。仪器装备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是军事对抗的“战斗力”,也是贸易、食品药品乃至环境卫生的“物化法官”。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仪器仪表行业产值占社会总值的4%,而拉动相关的经济产值却达到66%。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科研仪器市场一直为进口仪器占据,2014年,国产仪器与进口仪器之间的贸易逆差高达177 亿美元。而孱弱的国产科研仪器装备产业链则是导致市场竞争失利的根本原因。
徐涛调研发现,发达国家一方面在研制环节通过国家投入资助仪器装备的原始创新,另一方面在采购环节通过政府采购等形式保护本国产品。而我国在采购环节的相关规定不够完善,在法律定位上,政府采购的主要目标仍是节支、防腐和提效,政策作用仍处于从属地位,不能倾向性地支持某些特定行业、企业及其供应商。“在庞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下,政府采购基本功能需要向宏观调控、引领发展等政策功能的嬗变,形成产业化的巨大拉力,对自主创新的高科技产品实行加分和优先采购机制,大幅扩大国产高科技产品采购规模。”徐涛分析说,当前,我国政府采购范围较窄,仅限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财政性资金的购买行为,年度采购规模分别约占财政支出和GDP的13%和3%,与发达国家的50%、10%仍有很大差距。政府采购规模过小,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其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发挥。
此外,相关部门对国产产品的价值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创新产品和仿制产品没有价格上的区别,仅简单地按照产地原则(进口和国产)进行价格分类,无视高端及先进产业创新技术的价值,歧视自主创新品牌。针对此,徐涛建议,要建立对自主创新产品的科学定价机制,主要考量创新技术的价值,以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对科研创新的投入,促进仪器装备的自主创新。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