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成贵。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9日电 (人民政协报记者 汪俞佳)3月,万物复苏,草长莺飞。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顾不上感受春日的草木萌动。6日上午,俞正声主席参加民盟、无党派人士界委员联组讨论会,他得到一个简短的发言机会。会后,他依然有些“意犹未尽”,感觉没说够。
“本世纪以来,日本已经有17个诺贝尔奖得主,而我国科学界只有一个,下一个出现还不知何时。”李成贵的遗憾和焦急,或许是一个科技工作者的使命使然。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路上,如何发挥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作用?如何为他们提供适当宽松的科研环境?李成贵显然有话说,“必须要尊重科学发展的自身逻辑和规律,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厚植创新文化,净化创新环境。”
“比如现在的科研单位,就应以学术为中心,真正体现‘专家为本,成果为王’。”此前,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去行政化。“但实际上进展甚缓。”李成贵希望,有关部门应加快部署实施,至少需开展试点工作,不能“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谈到国家对科研立项、科技评奖和院士评选管理,李成贵坦言,规范化、严肃性程度虽有提升,但问题仍很多,潜规则依然暗流涌动。“在国外,很少有科学家为了课题立项和评奖而去给另外的科学家送礼,他们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意识。而在我国,一些科技人员申请课题或报奖后,首先想到的是能不能找到关系,搞定评委,虽然是极个别,但这种风气要想办法扭转。”
现在,有关方面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向企业流动。对此,李成贵持怀疑态度。科学家提供价值——政府和单位整合价值——企业放大价值,这是李成贵眼中比较符合科学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高效合理的价值链。“科学需要方脑壳,科研人员不是应该专心专注于研究吗?这样才能产出好的成果,至于成果转化就让市场去完成吧。”
其实,李成贵发愁的不止于此。既工作在科研一线又身兼数职的他跟很多科研领域的委员都有一个同样的感受:科研时间无法保证。
李成贵做过了解,中国科协曾经做过一次调查问卷,结果发现,正高级科技人员仅有38%的时间用于直接科研。“这已经是10年前的事了,现在这个比例肯定又有下降,各种学习、检查、考核、汇报、总结、无关科学的座谈会等等,名目繁多,一个接一个。”作为院长,看到科研人员没有办法把时间和精力完全用在科研上,李成贵内心又着急又担忧,徒叹奈何。
科学本单纯。
几天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联组会上强调,要为广大知识分子工作学习创造更好条件,加快形成有利于知识分子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遵循知识分子工作特点和规律,让知识分子把更多精力集中于本职工作,把自己的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
李成贵感叹:“总书记的话讲到我心坎里,知识分子需要什么?其实并不多,给一点阳光,就会有很多灿烂。”
现在,李成贵还有一个心愿,希望以小环境带动大环境,提高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让我国科技创新的社会文化土壤再肥沃些。“我们做科研的不太会说话,希望你们媒体能尽点力多呼吁一下。”话说完,李成贵似乎松了口气,眉头舒展。
窗外,春光明媚,玉兰花已开始绽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