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范小建。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5日电(人民政协报记者 孙金诚)“我今年的提案关注点非常小,就是一部高原捡拾车,但是如果通过提案让国家能够支持推广它,降低牧民劳动强度,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3月3日,在两会驻地,面对记者的提问,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范小建笑着说“这可能,也是今年‘最接地气’的提案之一了。”
那么,什么是高原捡拾车?原来,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牦牛粪便作为“高原一宝”,是牧民的主要燃料来源。但捡拾牛粪一直沿用妇女人工拾粪、背篼背粪的方式,每天劳作2小时以上,负重平均超过20公斤,极为单调和耗费体力。在短时期内还不能改变牦牛粪作为牧民燃料的情况下,能不能利用机械将这些劳作简化,改变这种世代沿袭下来的艰苦而落后的劳作方式,不仅成为牧民们的迫切需求,也引起包括范小建在内的农业界1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的关注。
通过实地深入高原调研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柄生组织学校师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不断探索改进,于去年8月成功研发出捡拾车,并捐赠了56辆给西藏自治区当雄县牧民使用。
“这种捡拾车不仅拆卸方便、轻便简单、牢固耐用,而且造价低廉,”范小建表示,这种小车通过模仿人工动作,能够轻松完成“脚踏踏杆—叉拾牛粪—抛粪入车”的捡拾过程,可在不同地况条件下省力地捡拾、运送和翻卸牛粪。“这样一辆具有很强适用性和实用性的小车,造价只有800元左右,但它却能极大减轻牧民的捡拾劳动强度,又能够成倍提高捡拾效率。”
“对于我们而言,研发高原捡拾机事情很小,可对于藏民来说,意义却很重大。”柯柄生表示,捡拾车安装简单,运用一件安装工具就能组装好,也非常便于使用,大大解放了劳动力。
“为了让高原捡拾车能够造福更多牧民百姓,我和柯校长原本打算今年两会两人联名提案,希望国家能够支持在传统牧区推广捡拾车。”范小建说,“哪知道,其他委员听说了这件事后,非常感兴趣,他们也希望联名提案,现在已经有20位委员参与。精准扶贫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要从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出发,找准扶贫对象及需求,精准扶贫的目标才会更好实现。我们要让每一户牧民都能感受到科技带来的进步,让每一户牧民都用得起,用得上捡拾车,也期待它日后能成为牧民家必备物件。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