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5日电(人民政协报记者 崔吕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常态之下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转型升级的新动能。201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新动能发展壮大、传统动能焕发生机。”
“双创”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哪些变化?传递出哪些积极因素?资本助力“双创”又有哪些新思路?围绕这些话题,3月4日,多位经济界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发声。
回头一看,改革已经前行了一大步
作为全国政协常委,同时又是中国知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经常被问到“怎么看待中国现在正在发生的变化”、“如何评价实体经济的发展”等问题。
“过去一年,从身边看起,我对这些问题有两种看法。”3月4日,在政协小组讨论时,厉以宁的第一个聚焦点在农村。
当前,我国提出“决战2020”、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在厉以宁看来,农村的变化已经超乎他的预料,围绕农民脱贫有三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首先,农民在学习,特别是在农村土地确权之后,家庭农场规模在扩大,农民们要学习怎样管好自己的农场,怎样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接班人。现在看来,‘农一代’对‘农二代’的要求也是极为严格的。”
同时,厉以宁把这几年从城市返回农村的农民称之为“城归”:“当年有‘海归’,现在有‘城归’。在城里创业的年轻人挣到了一些钱,也攒到了一些人脉,他们回到农村,对农村实体经济的振兴也起到了作用。”
厉以宁分享了他在贵州省毕节市看到的农民创业故事。
“早年间这个地方鼓励农民下山去打工,这些农民工在外面交了朋友、长了本领,现在又回到农村,有的人开起了小微企业,比如农村原来没有面包房,‘城归’回来之后在农村开起了面包房,现在村里人过生日也讲究定蛋糕了。比如衣服店里的衣服很贵,款式还不一定时髦,‘城归’们把成衣铺带回了村子,为村民量身定制衣服。
另一个案例在山西汉江,为了保护江水不受污染,江两岸的农民都在用有机肥种地,后来经过谋划,西江县开始推广种植茶叶。这需要很多劳动力,于是家家都写信叫在外打工的孩子回来,种茶树,这看似是个经济问题,其实也解决了一个社会问题。据厉以宁说,有数据显示,在我国农村留守的空巢老人、妇女、儿童的数量都在4000万以上。“现在好了,儿子、女儿从城里回来了,大家可以一起生产富硒茶,既解决了经济问题,也对环境有好处。”
当前,实体经济需要有质量地发展,关键在于调结构。但在厉以宁看来,调结构不会那么快,这是一个慢功夫。但也必须看到一些振兴实体经济的积极因素。
坐标定格北京中关村。这里有很多咖啡厅,咖啡厅里聚集着很多年轻人,他们不是在品尝咖啡,而是谈创意。一百年前,熊彼特对创新的定义是要素重组。但厉以宁认为,在眼下,创新意味着创意,只要有好的创意,资金的嗅觉很敏感,就会跟过去。
一些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常常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人口红利和改革红利都枯竭了,怎么办?在厉以宁看来,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身处其中的人,只要走出家门,随处能看到中国的变化。比如在农村,人力资本的改革已经开始,大量地区在推动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项改革一直在推进,现在回头一看,改革已经走出来一大步了,而且还在不间断地推进着。
双创成功与否,资本“嗅觉”也是硬指标
农民返乡创业,大学毕业生谋划新点子,这些都为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力量。但创业创新同样需要呵护和帮助。往往话题一谈到这里,很多业界人士就会希望金融“活水”能够灌溉实体之花。
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银行前董事长闫冰竹看来,金融与创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既是密不可分,又是有机融合。因此,除了用足、用好财政资金外,还应进一步增强金融供给,充分发挥中小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和创业创新方面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中小银行,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中小银行自主设立和创办形式多样的众创空间。重构金融生态,创新金融模式,提升金融效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众创空间及入驻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业务合作模式、风险补偿机制和业务考核体系,构建支持“双创”的一站式金融服务生态。特别是,加快投贷联动试点落地,将信贷投入的“传动动能”和股权投资“新动能”有机结合,为创业创新输血造氧。
除了传统的金融扶持,民间投资对实体经济的助力作用也不容小觑。不过,有一个新的不得不面对的情况是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滑。
自2012年开始,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我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进入2016年,民间投资出现了自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该项统计以来三个意想不到的“首次”:一是首次出现民间投资增速断崖式的下滑;二是首次出现民间投资增速低于全国总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三是首次出现民间投资占全国总体投资的比重大幅度下降。
从资本角度看,必须看到机会,才会采取行动。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树成表示,实体经济要获得更多的资金扶持,先要向资本展示出清晰的创新发展路径。在为民间投资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方面,关键一点是要营造有利于形成企业盈利预期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
“资本总是向利润高的地方流动,实体经济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资本自然就追过去了。”对于这个话题,全国政协常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提出了实体经济都应秉承工匠精神。但他同时也提出,政府要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也要防止资本“脱实向虚”。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