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传奇黑色喜剧《杜子春》再出发 2016首演惊艳观众

发稿时间:2016-12-30 14:39: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张乐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 张乐)由东涛文化出品的传奇黑色幽默话剧《杜子春》历经打磨,再次走上舞台,于12月29日在鼓楼西剧场开启2016首演。

  据本剧制作人步璐璐介绍,本轮首演邀请了北京多个剧社的学生前来观剧,“希望听一下他们对戏剧本身最真实的评价”。《杜子春》分别于2012年及2014年在北京多个剧场演出,获得一致好评,圈粉无数。相对前两轮而言,重排后的《杜子春》,用制作人的话说,是“一个很大的升级版本”,包括服装、舞台布景,及配乐,都是一次全新的呈现。

  话剧《杜子春》制作人步璐璐(右四)与到场嘉宾合影。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乐摄

  记者在现场发现,首演观众上座率达98%以上,现场不仅有80、90后的年轻观众群体,更不乏随父母一起前来观剧的00后,以及老两口结伴而来的老年观众群体的身影。该剧讲述的是中华传统古典文学故事,但是舞台呈现又充满了各种时尚跨界元素,可谓老少皆宜。

  中央戏剧学院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著名导演罗锦鳞曾在2012年观剧时表示“认真打磨,可以成为话剧精品”。而此次罗锦鳞看完后更是非常激动地说,这群年轻人能沉下心来,在这六年里认认真真的做这一件事儿,真的做到了他当初说的“认真打磨”,他非常欣慰,看到了中国戏剧界的未来。

  声光电惊艳观众 舞美精妙冲击视觉 

  剧中主角杜子春历经人生起伏、地狱锤炼终究耐住了光阴的磨练修道成仙。同样,这部作品也历经了光阴的沉淀与打磨,以最精华而富有灵气的状态呈现给观众。舞台设计虽简约却独具匠心,融合了十几种不同国家语言的主视觉让观众不禁思考迷失在不同人性中的“我”;主舞台看似平常却暗藏玄机,引得现场观众惊呼不断。多媒体光影与空间布景之间相得益彰,二十四节气轮回的视觉设计推动着时间流转,人间、宫殿、地狱转换在玄妙之间,原创定制配乐更是为现场锦上添彩。

  大寒时节,父母双亡的杜子春流落街头,落魄至极。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乐摄

  8名演员在不同主题颜色的服装变换之间演绎了二十多个角色,性格特点各有不同,各地方言转换自如,武术、舞蹈甚至是杂耍等“真功夫”更是赢得了现场观众的满堂喝彩。多处出其不意的互动环节将观众从对人性的沉重思考中抽离出来,引得现场哄堂大笑,使观众在对人性产生深刻反思的同时又置身于欢乐的环境当中。

  演员与现场观众间的互动,引得全场气氛热闹而欢快。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乐摄

  散场后有观众表示,看过首演之后对贯穿全剧的“大黄狗”印象非常深刻,演员全程没有一句台词,全靠肢体语言与杜子春互相依偎交流,将生活中狗狗与主人之间的感情呈现得温暖真实,令人很感动。演出结束后,一位年观剧量近百部的观众感慨道,以《杜子春》作为2016年的收尾,非常圆满!2017年一定带上父母再刷一遍!

  古典故事极具张力 映照现实剖析人性

  在中国的古典文学里,传奇类小说一直都是创作者们的源泉。这些故事充满了充满了非凡的想象力之外更有对社会问题的反思,有对世俗民风的讽刺,还有对人性的剖析。

  《杜子春》的故事就源于《唐人传奇》,故事本身极富戏剧性,更与当代社会有着暧昧的默契。如填不满的欲望、求不得的痛苦、割不断的情爱、寻不到的出路。要把如此曲折迂回复杂的故事用一台话剧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需要非常深厚的功力。导演刘钊抛弃了泛滥的煽情,杜绝了沉重的说教,取而代之的是用一种轻松搞笑的方式表达。

  剧作深入浅出,画面生动有趣。图片由出品方提供

  导演刘钊在创作的时候以“讲故事”为先,将演出的生动有趣作为首位,其次再“四两拨千斤”地传达出杜子春故事背后给人带来的思考。有观众看完表示,演出幽默诙谐,有带入感,但看完之后内心有种说不出的“像被人打了一样”的感受。纠结愤恨折磨犹豫混杂在一起,五味杂陈,难以言喻。

  越临近结尾,剧情越让人揪心,更发人深思。图片由出品方提供

  据了解,本轮演出将持续到2017年1月8日,伴随着杜子春三起三伏,阴阳轮回的两世人生感受到真切的大爱与大悟,相信本剧将带给观众“如获新生”的震撼感受。

责任编辑:王书香
返回首页>>Loading...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