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 杨月 实习记者 石倩颖)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1月30日在北京举行。今年的参会代表相比上一届,少了一位白发苍苍的“骨灰级老艺术家”,其实,不单文代会,从文艺工作座谈会,到“星光大道”的评委席,他都曾是“座上宾”。
从艺65载,无论是创作实践、还是为人做事,他都“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群众,都对他给予高度评价。为什么这位老艺术家得到如此多的尊敬?读一读这个故事,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一)
这一天,文工团来了个小伙子,个子不高,能唱点能跳点,但没人注意到他。
大家对青年时代的他最大的印象就是客客气气。资料图
“嗨,搭把手拉个大幕!”“好嘞!这有何难?”
“那小伙儿,今儿催场的病了,你给催吧!”“马上!这有何难?”
“那谁,台口的灯缺油啦,你给添点儿!”“得嘞,这有何难?”
时间长了,大家发现,这小伙子有一大特点:客客气气。
他的客气跟别人不一样,别人一般见了领导毕恭毕敬,顶多跟同事也比较和气。但是他不只是对领导和同事客气,不管遇到什么人,花匠、木工、烧水的、大师傅、小战士,他一律向对方微欠着上身,大声打招呼:“您好啊!”慢慢地,大伙儿都爱跟他亲近,因为请他帮个忙太简单了,都不用犯算计。
(二)
“三·一五”晚会临近,缺一首主题曲,朋友来请他救场,虽然对打假并不熟悉,但他满口答应:“这有何难?”他真的把这事儿当成了事儿,足足花了半个月时间进行创作,他说:“干什么活我都想把它干好。好到什么程度?好到离了我不成。”终于,“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这首《雾里看花》将“打假歌”变成了大街小巷哼唱的流行歌曲,令大家赞叹不已!
就这样,一首歌的客气换来更多次合作,找他填词的人越来越多,他也越来越出名。
录节目请他去打分,接他的司机特别放松:“他最好伺候,接他时甭管迟到了还是接早了,到那让他得等会儿,他都没事,他不会生气给人添麻烦。”
就这样,一次“客串评委”变成了三十年的“打分专业户”,他成了炙手可热的节目嘉宾。
(三)
他的儿子回忆父亲时曾讲过这么一个事儿:
文工团作曲家姚明刚调来北京进文工团时还年轻,我爹对他特客气,说唉呦姚明,你比我强,你又会作词又会作曲,比我强,然后把他拉到家里,说“这是来接我班的”。当然这句话我爹客气得过了,因为姚明退休时,我爸还没退休。但就是这份真诚、这份尊重、这种客气,让姚明什么事都来找我爸,他觉得没障碍,所以在他有了那个点子、想弄一个京歌的时候,就来找我爸说,阎老咱们写首京歌吧,我爸说北京歌多了,《我爱北京天安门》《北京金山上》,咱还写什么呀,姚明说那都是政治的,咱写老百姓的呀,再把京剧的调门扔进来。我爸说这主意好,当晚就写了《故乡是北京》。后来我爹说,你看客气是生产力吧?如果对人不客气,人家干嘛来找你啊?作词的多了,对不对?
客气,是真诚与平和,是知足与感激。越有本事越没脾气,越有影响力的人越谦逊,不仅体现在他身上,细细观察周围优秀的人,你总能发现这是他们身上共同的特质。
(四)
客气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脾气,为什么是他眼中的生产力?
因为客气的背后,有尊重,尊重老百姓,尊重劳动者,尊重每一个正派的普通人。而尊重,源自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人民由衷的热爱和赞美。
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抄袭模仿、千篇一律,都是当下文艺创作存在的问题。反观他65年的创作生涯,从红歌军歌到流行歌曲,他不断出新出彩,精品力作层出不穷,几乎在每个时代都留下了代表作。他曾自曝窍门:“文艺创作要俯下身子,说百姓听得懂、喜欢听的大实话”。
“我艺术的根和魂,只有深深扎进军营这片沃土,扎进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才能写出真情、唱出大爱。”对于这样的信条,他用实际行动坚持了一生:为创作京剧《红岩》,他曾亲自到渣滓洞牢房里“坐牢”7天;《我爱祖国的蓝天》唱响军营内外六十载,也离不开他深入部队、与士兵们同吃同住同工作的长期体验。
1964年,他(第三排左数第四位)和《江姐》剧组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图片来源:人民网
有媒体报道,在他的艺术成就研讨会上,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谷一说,他从不耍大牌、也不摆老艺术家架子。“他平易近人,和大家一起吃盒饭,一起在后台候场,没有任何的特殊化待遇和享受。”二炮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著名词作家屈塬回忆了他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细节:面对猪肉白菜馅饺子时满脸的陶醉感、吃火烧时用手小心接着掉下的芝麻粒、剩下的包子饺子打包下顿再吃、抽了半根烟掐灭下次接着抽……“他熟悉所有的曲牌、词牌,却不了解奢华的品牌,没有见他穿过、用过一件名牌。脱下戎装,一身布衣,就是一个诙谐风趣的老大爷。”
(五)
这就是阎肃,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
阎肃将自己的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生正气留在了人世间,他为世人留下了1000多部(首)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佳作,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阎肃创作的歌词《我爱祖国的蓝天》《下四川》1964年获第三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会演创作优秀奖。歌剧《江姐》1977年获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会演创作奖。与人合作的歌剧《忆娘》、京剧《红灯照》197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一等奖。
阎肃在空军某专机部队采访创作,受到飞行员和专机服务人员的热烈欢迎。图片来源:人民网
1998年,他68岁,前往抗洪一线,参与组织多场大型抗洪赈灾义演募捐晚会。
2008年,他78岁,再次请缨抗震救灾。当他看到空降兵15勇士冒着生命危险5000米高空跳伞营救灾区人民,连夜创作歌曲《云霄天兵》。
2010年,他80岁,基层巡演没把他列入名单。他急了说:“我的腿虽然不能蹲,但还可以走,带上一个坐便器,我哪里都能去。”
(六)
“弦歌感人肠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这段《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词,凝练了老爷子的一生,道出了众人的心里话。
他说:“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人,国家需要我到哪里,人民需要我到哪里,我就到哪里。”
他说:“一个人,一辈子,胸中这赫赫的火焰,能够汇入一个光明的时代,获得最尽情的燃烧,最蓬勃的喷发,就让我无限欣慰。”
客气也是生产力,你今天客气了吗?
中国青年网官方微信出品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