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习近平欧亚之行体现丝路情怀:做好共建"一带一路"大文章

发稿时间:2016-06-23 17:22:00 来源: 人民网 中国青年网

  提出 丝路主张

  做好共建“一带一路”这篇大文章

   共商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区域经济繁荣,维护世界和平稳定,顺大势、应民心。踏上东欧中亚之旅,习近平主席的行程牵引着人们关注“一带一路”的视线,投向生机勃勃共同发展的宏大画卷。早在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倡议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新一届领导人创新周边合作的最大亮点,其着眼点并不仅仅是中亚,而是更大的棋局。

   21日,在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言论报》和“扎洪”通讯社网站题为《谱写中乌友好新华章》的署名文章中,习主席借由中国西汉张骞、大唐玄奘、明代陈诚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历史文化名人纳沃伊、兀鲁伯、花拉子米等,梳理了古老的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强调要做好共建“一带一路”这篇大文章。“丝绸之路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伟大财富。”昨日,习主席在《携手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的重要演讲中,又一次强调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并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四点主张,即构建“一带一路”互利合作网络;共创“一带一路”新型合作模式;打造“一带一路”多元合作平台;推进“一带一路”重点领域项目。

   “中国与塞、波就‘一带一路’开展的合作正在全面提速。习主席此次访问,为双方合作向纵深发展又加了把劲,同时,也将为中国与欧洲其他国家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产生示范效应。”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认为,中东欧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地区,而高层访问为双方合作注入新动力。此外,有媒体分析,此次习主席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是习近平就任中国国家主席以来第四次踏上中亚的土地。3年多来,中国与中亚各国在互利、合作、共赢等原则基础上,稳步扎实推进务实合作,树立了友好互助、互利共赢的新型国家关系典范。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何茂春认为,我国提出这一构想,既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也体现了大国外交的自信。这种自信,源于对国际局势的判断,源于对自身实力与战略目标的认知,也源于驾驭各种复杂局面的勇气与能力。

原标题:习近平欧亚之行体现丝路情怀:做好共建"一带一路"大文章
责任编辑:钱明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尾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