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5日电(记者 裴清波)“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但是我们也付出了环境污染的代价,绿色发展是大家共同的期盼。”3月14日,全国人大代表、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赵萍,做客中国青年网“对话新国企 加油‘十三五’”访谈节目时表示,当前我国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传统能源正面临着调整与改造,风电作为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的新能源,将逐步代替石油成为人类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人大代表、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赵萍为“十三五”点赞。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洪泽摄。
对于风电前景充满信心 但仍有很多问题
今年总理报告提出要完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发展扶持政策,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草案也提出要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赵萍指出,目前国内的风能已经从资源勘探发展到设计制造,包括投资、开发以及商网运营,形成了全产业链。
十年间,中国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风电产业,并实现国内风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的目标,预计2020年将突破2亿千瓦。赵萍说,从近三年来我国新增风机的装机容量看,风能已经超过了核电,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类能源。
去年年底,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和瑞典企业签订了一项风电设备成套供货和相关服务合同,将中国企业的风电设备卖到了欧洲市场。赵萍介绍,早在2014年,公司已与瑞典的SKAB公司签订了布莱肯风电三期合同,合同包括发电机组的安装、调试以及质保期内的运营和维护等技术服务内容。这个项目标志着中国本土企业自主设计开发的机组开始推向欧洲市场,表明我国的技术及设备已经接近国际水平。
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15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接近3300万千瓦,几乎达到了全球新增风电设备装机容量的一半。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国内弃风现象依然严重,2015年,我国风电的平均弃风率攀升至三年来的最高水平15.2%。赵萍认为,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影响了电力需求的增长,同时,电网的布局、定价政策,以及利益分配等,也都会影响到发电效率,但最根本的,还是储能技术的滞后。
“特别像风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如吉林、新疆、甘肃等,去年年利用小时数最低只有1390小时,远远低于国家最低限度的2000小时。这会影响到对风电设备投资的积极性,进而造成对国内风电市场发展的影响。”
“对于风电的前景我们是充满信心,但也有很多问题,‘前途光明,道路曲折’”赵萍表示,中国的能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市场低价、无序竞争以及资金链上的三角债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内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赵萍(右)做客中国青年网。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洪泽摄。
以“一带一路”为契机 推动企业“走出去”
今年两会,“一带一路”继续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个总体战略规划下,我国的新能源如何抓住机遇,有效地实施“走出去”战略,赵萍建议,由政府统筹协调,加大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加强市场风险管控,降低企业“走出去”成本。
她介绍,当前我国新增和累积的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一,其中95%的设备来自国内供应商。功率方面,经过近年的不断发展,中国制造商已经拥有1MW-6MW完备的开发设计系列,且1.5MW-3MW风电机组已经批量生产,并大量投运。技术方面,不论是质量、设计还是机组的运营和可靠性,国内制造商也在不断靠近国外技术。“甚至在个别领域,我们可能还领先,比如高原山地、低风速机型,这些都为我们风电走出去创造了条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中,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国家用“五个通”来阐述构建双边以及多边机制,对能源发展做出了部署。赵萍认为,政府在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的同时,还需重点推进政策的落实。
“工匠精神”重在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今年两会期间,“工匠精神”引起了公众热议,也让更多的人开始思考如何才能真正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赵萍表示,中国消费结构的调整升级,要求国内制造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品质,才能适应现代中国市场的需求。
“春节期间,大概有600万中国人走出国门,在国外消费了900亿元人民币,其中奢侈品大概涉及到72亿美元。数据表明国内供应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群众对于高质量、高品质产品的需求。”赵萍说,产品品质的提高首先需要劳动者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认真负责,不断完善、追求完美。在她看来,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工匠精神”。
如何塑造我们的工匠精神,打造制造业大国?赵萍认为劳动者需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无论什么职业,知识分子、技术工人还是环卫工人,只要付出劳动都值得尊重。以自己的劳动为荣、精益求精,制造出来的产品肯定是精品,做出的成果也是精品,这样我们也就离制造强国的目标不远了。”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