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张茵委员:用税收手段留住中国制造业的“根”

发稿时间:2016-03-09 21:10: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高杨

全国政协委员张茵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9日电(人民政协网记者 高杨)张茵,一位来自传统制造业、在中国制造业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全国政协委员,对近几年中国制造业发生的变迁有着深刻的认识。  

  “随着国内人力、土地、环保等各种要素成本的不断攀升,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出现减弱苗头,于是,一些技术性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其业务量开始流向东南亚邻国。”张茵告诉记者。

  “当看到一些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才取得成就的那些转移出去的制造业时,心情不免觉得沉重。”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亲历者,同时也是中国制造业的践行者,张茵既为国家培育了这些企业感到骄傲,也对制造业的流失惋惜。

  “当我认真研读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草案时,又觉得从长远看,国家淘汰过剩产能、落后产能是必由之路。”张茵表示,她非常赞成国家对制造业进行的产业转型升级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制造业的未来,我们大家都充满期待。”张茵说,但要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从“制造业大国”变为“制造业强国”还有很多路要走,在努力迈向未来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做好当下。

  张茵说,当下最紧要的,就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设置的从现在到2025年,这个5到10年过渡期中,出台精准措施,留住现有的中国制造业,这些没有离开中国、正在寻求突破的制造业的坚持者们是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的“根”。

  如何将这些中国制造业留下来或引回来?张茵认为减免税的办法最直接。她说,从企业的各种要素成本分析,人力、土地等成本是无法降低的。但能够为企业减负,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见效快的就是政府在税收上给予优惠。

  张茵还提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制造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已经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要在环保上实行一票否决,税收优惠政策只针对依法守规的企业,不搞优惠政策的终生制。  

责任编辑:杨晓霖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