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8日电(人民政协网记者 吕金平)“食盐是我们每个人几乎每天都必须消费的食品,但其中的化学添加剂也不安全,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和记者一同吃饭时,谭萍委员看到记者说味道太淡加盐时,对记者说道。
这引起了记者的好奇,记者决定对其问个究竟。谭萍介绍说,近年来,盐业公司通过精制工艺,并且添加其他原料,如碘酸钾、氯化钾、亚铁氰化钾等,形成各类食盐小包装产品进而大幅度提高零售价。
“现在市场上几乎找不到不加碘的普通食盐。”谭萍说,由此问题来了:医学证明,普通人长期连续不断地补碘、补钾,反而容易引起身体危害与疾病。实际上,低钠盐中氯化钾的含量高达30%,极易引发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可导致疲乏无力、动作迟钝、嗜睡、肢体麻木、心跳间歇、心脏乏力,严重的甚至心脏停搏;碘酸钾的长期过量食用,已经成为目前妇女引发甲状腺结节的根源之一,同时也是男性精子活性降低的原因之一;并且,亚铁氰化钾在400度高温下(烧烤、油炸食品)易分解产生剧毒物质,油炸和烧烤食品的安全性显著降低。
谭萍说,由于“低钠盐”的咸度没有普通盐高,所以人们为了保持多年的口感,炒菜时会增加盐的使用量,根本达不到减少摄入的目的,反而会因为长期摄入多余的钾而损害健康。“食品化学添加剂的使用要做减法,即可用可不用的,坚决不用;能够少用的,就一定要少用。不能一人缺碘,全家服药”。
谭萍为此建议,要将碘盐、低钠盐的管理纳入药品的监管范围。除非有医院证明,一般人群不应长期被迫继续补碘补钾,也不宜公开随意销售碘盐和低钠盐。政府应保障消费者的选择权,及时调整食盐品种,恢复过去的普通食盐生产(不加碘、不加抗结剂),广泛供应市场,并且适当调低价格。
谭萍说,对目前碘盐和低钠盐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要有高度的警惕性,不要造成社会恐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