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绿色:勾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画”

发稿时间:2016-02-26 13:13:28 来源: 人民网 中国青年网

  制度建设助绿色理念化为自觉行动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下,党中央不断建立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追责相关体制机制。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任荆林波告诉人民网记者,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的讲话、论述、批示超过60次,足见其对绿色发展的重视。

  2013年5月24日,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他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在2015年7月1日,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时他提出,要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的要求,对问题突出的地方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责任。同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办法规定,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

  2015年,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国家意志落实成法律权威,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持续性最强的“绿色保卫战”正式吹响了“集结号”。

  运城、嘉兴、咸阳、揭阳、昭通、延边……据统计,截至2015年10月底,环境保护部6个区域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对30个城市开展了综合督查。在地方层面,除安徽、海南、甘肃、宁夏等4个省(区)正在或准备开展综合督查外,其他27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对134个市开展了综合督查。

  2015年3月,在廊坊市环保综合督查情况反馈会上,首次出现了党委“一把手”的身影,廊坊市委书记王晓东出席会议并表态;随后,江西省副省长、九江市委书记殷美根,铜陵市委书记宋国权,昭通市委书记范华平先后出现在本市的综合督查情况反馈会上。“以前都是市委书记、市长叫我们去开会,现在是我们有需要就报告领导来开会。”河北省廊坊市一位环保官员告诉人民网记者,环保综合督查给环保工作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亲力亲为。

  2015年以来,环保约谈的节奏也明显加快。截至2015年10月底,环境保护部约谈了长春、沧州、临沂、承德、驻马店、保定、吕梁、资阳、无锡、马鞍山、郑州、南阳、百色、张掖、海西州等15个城市的政府主要负责人。山东临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术平被约谈后,表态保证不会再受到第二次约谈;百色市长周异决被约谈后表示将亲自分管环保工作。

  通过环保约谈,各地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也得到解决,有效推动了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在环保法的严格要求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变“被动整改”为“主动整改”,在生产转型升级时更多地考虑“绿色因素”。

广州华润热电有限公司厂区

  制度建设的日益完善推动了“绿色发展”理念落到实处。2014年,华润电力对火电机组实施了100余项节能技改项目,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烟尘排放量同比下降了25%、46%、47%。“国家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企业,与其被国家标准追着走,不如我们一次性多投入,直接改造到位,这样反而更能保证我们后续生产的节奏稳定。”华润电力的一位项目负责人说。

  循环经济也是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有些地方已经和企业联合进行了有益有效的探索。

产业园循环利用示意图

  (资料来源: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2014可持续发展报告)

  广西贺州的循环经济产业园里有三个业务领域完全不同的工厂:电厂、水泥厂和啤酒厂。循环经济的模式将它们连接到了一起:啤酒厂产生的中水电厂消纳;电厂产生的粉煤灰、脱硫石膏被水泥厂回收利用;啤酒厂所需的水、电、蒸汽全部由电厂供给,排出的硅藻土、酵母泥、酒糟等循环交付水泥厂掺烧处理。

  这样的“混搭”,使得产业园从建设到投产都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丰收。产业园的绿色收益有多少?这些数字足以说明问题:贺州循环经济园园区节约土地1050亩,每年节能降耗标煤29万吨,节水78万吨,废水处理复用263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425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万吨,产生循环经济效益约1.94亿元。

  用法律树立规矩,将个案变成常例,绿色发展理念如星星之火,渐渐燎原。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绿色发展理念既包含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传统思想精髓,也展现了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科学判断。

  虽然困难众多,任务艰巨。但可以预见的是,有正确理念的引领,有规范制度的保障,有上下齐心的行动,绿水青山“长出”“金山银山”的全面小康可期!“看得见山水,记得起乡愁”的美丽中国可期!

原标题:绿色:勾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画”
责任编辑:杨青山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尾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