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少数民族文化阐释“中国梦”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19日电(记者 吴静)近日,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在北京举行2016年迎新春茶话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迎新春佳节。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会长杨华山代表协会,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协会工作的各界人士致以节日的祝贺。常务副会长于今做工作报告,总结2015,展望2016。
2015年,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在国家民委的领导下,在民族文物保护、弘扬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开展民间交流与对话活动、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文物智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会长杨华山在2016年新春茶话会上致辞。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 供图
期间,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联合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和《国家智库》编辑部,组织开展了“让文物活起来!——智库大讲堂”,将智库与文物进行了有机结合;开展“民族·生态·文物:普洱民族团结进步论坛”、“走进56个民族大型新闻采访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了民间交流。组织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沿着“民族文化遗产化、资源化”这一主线,深入全国各地展开实地调研,对在民族文物的保护和抢救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地方,授予“民族文化教育基地”称号。
同时,协会加强二级机构和内设机构建设,相继成立了中华文化遗产名瓷名窑恢复立项工作委员会和艺术研究院,壮大文保组织力量,发挥文保组织作用,积极探索民族文物保护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之路。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还在2015年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战略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用全球平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同时探索发挥创新智库在政策制定方面的角色和能力,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向世界阐释“中国梦”。
2016年迎新春茶话会上,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对新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展望。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协会将重点开展五项工作:一是启动部署开展 “十三五”规划研究工作,研究提出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十三五”发展的新思路、新重点和新路径;二是提升社团组织服务水平,结合“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战略,开展培训和调查研究工作,保护好民族地区古城古镇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三是加强与国内外各级政府、院校、智库间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做好“民族·生态·文物论坛”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项目,策划“关心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工程”等多种形式活动;四是发挥好专家委员会智库平台的作用,做好“让文物活起来智库大讲堂”,构建高校青年民族文物保护志愿服务体系;五是扎实做好协会换届工作。
国家民委有关领导、相关司局主要负责同志以及中国少数民族协会在京副会长、理事代表参加了茶话会。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