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周,我国南方地区和中东部地区将先后出现大范围雨雪和强降温天气。 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拓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 卢冠琼) 受近日多股冷空气影响,有关“世纪寒潮”的说法被网友热炒,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表示,所谓“世纪寒潮”有些言过其实。
张涛介绍,在北方,此股冷空气将从1月21日起首先影响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东北部,22日起将影响我国内蒙古、东北、西北、华北、黄淮等地,普遍温度下降6℃至8℃,华北北部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但从最低气温或日平均气温来看,北方多地虽然可能会出现今冬以来最低温,但远达不到各地历史低温极值。25日,北方地区温度将回升,0℃线将南压至华南北部一带。
在南方,1月20日至23日江淮及其以南地区将出现较为明显的雨雪天气过程。23日至24日,冷空气将进一步深入,江浙一带最低气温可能跌破-10℃,逼近历史同期极值。25日之后,气温也将逐渐回升。
张涛表示,对于除东北地区东部外的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来说,这股强冷空气的确带来今冬最冷天气,加之影响范围较广,因而可称作“今冬最强冷空气”。
那么,这次冷空气势力为何如此之强?张涛解释,这次冷空气与高纬度的一个尺度较大、位置偏南的涡旋系统有关,该系统较为稳定并不断加强,有助于冷空气形成并持续堆积。
大部分情况下,冷空气堆积区域的天气系统难以稳定维持,不容易形成如此强的冷空气。而此次涡旋系统的存在恰恰保障了冷空气在“积蓄能量”阶段不受干扰。
张涛说,该涡旋系统尺度之大、形态之稳定及位置上较为偏南,是比较少见的。至于该涡旋系统是否属于“极地涡旋”,他认为仍有待商榷。
对于一些自媒体依据中长期天气数值预报产品定义“世纪寒潮”的做法,张涛认为,尽管数值预报产品有一定准确性,但预报时效越长准确性就越差,预报结果在临近的时候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调整。用中长期数值预报产品作为未来天气的参考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的,但必须明了其缺陷,将其作为必然发生的情形是不恰当的。
欢迎拨打新闻热线010-57380651或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youthpress@126.com。关注“细腰蜂”(ID:beeyouth)微信公众号,可直接对话记者,爆料线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