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社会 >>  正文

乡村"金牌媒婆"转型记:更多女方家庭已不提彩礼

发稿时间:2018-02-23 05:44:00 来源:新京报 中国青年网

  今天相,今天就得拍板中不中

  孙荣华个头不高,短发,说话爽利,她酒量不小,好抽几口烟,嗓音略带沙哑。得知要接受采访,特意穿上了仅有的一件貂儿。

  孙荣华还记得40年前第一次给人说媒的情形。当时她20多岁,已经生了三个孩子。同村一个男青年因为做过单侧肾摘除手术,一直找不到媳妇,孙荣华想到自己娘家村里有个大姑娘,因为有哮喘病,也一直嫁不出去,她心一热,两下一牵线,劝双方“互相包容点”,双方一见面,居然“一见钟情,妥了”。

  她笑言自己到女方家提这事儿时,“可不好意思了”,自己还是个年轻媳妇儿,“肾的事儿也不好意思说太细”,只能说男方下地干活儿没毛病。

  这事儿渐渐传开,就又有乡亲找上门来,后来她又说成几对,一传十十传百,媒婆的名声就叫开了。最辉煌的时候,“谁看见我都找我,有人头一天拜托我给她儿子找对象,第二天就打电话过来问找到合适的没?我说我家又不是产媳妇儿的,哪有那么多?”

  孙荣华说,过去给人做媒,男方大多是没有目标的,需要媒人帮助物色。媒人掂量着“门当户对”,找到了般配的对象,便登门牵线,把双方条件一说,如果没有异议,双方就可以见面“相人”。

  “相人”一般是到媒人家里,男方先到场,女方后到场,每家来三五个人,互相打量,寒暄, “做什么工作的?”“一个月挣多少钱呀?”通过寥寥数语,观察对方言谈举止有没有啥大问题。

  短则几分钟,长则十几分钟,媒人就要把双方喊出去,询问意见。如果相人成功,接下来就要谈彩礼钱,订婚,结婚了。

正月初二,孙荣华提着礼物,这是她以前保媒的一对夫妻来看望她时送的。 新京报记者王婧祎 摄

  这么短的时间显然无法让双方深入了解,更何谈产生感情。孙荣华坦言,在过去的农村,“就是俩人一相,媒人一捏,没有恋爱这一部分,就是今天相,今天就得拍板中不中。”“只能事后慢慢培养感情。”

原标题:乡村“金牌媒婆”转型记
责任编辑:蒋艳慧
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尾页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