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社会 >>  正文

一代中专生命运之变:当年成绩优异才能上 更多人在基层奉献

发稿时间:2017-11-09 08:10:00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青年网

  另类人生

  1999年像是钱海燕的分界点。20岁,在乡镇卫生院工作快4年,因为表现突出被拟提拔为副院长,如果他选择留下,之后的晋升可能会一路顺遂。

  但是从这一年开始,2年制自考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留在阜外医院工作时28岁,虽然与同龄医学博士的年龄相当,但是过程的曲折和艰难,只有他自己知道。

  与他相似,张涛甫的命运也是从1993年考研进入苏州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开始转变。在此之前,他在乡村中学教书,有限的资源里完全凭照兴趣,尽一切可能广泛阅读。他自嘲在此期间一个人完成了“另类的大学教育”。

  除了“不甘心命运如此”的,还有一些中专毕业生则是被迫“追求进步”。

  刘力现在是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CT室副主任医师。此前国企医院面临改制,中专学历的医生工资、股票都要比本科、大专少很多,他开始自学本科,再考研,他说自己“只能上学深造,靠读书改变命运”。

  在忙碌的个人工作之外,继续自学并有所成绩,不少已经成功的中专生回首往事,都给出了“要耐得住寂寞”的评价。

  杨昊在考研的时候还是一名基层教师,也正是适婚年纪,不少人都看重他的才华和能力,给他说媒。有的人笑话他“读什么书啊”,家人也向他施加压力。

  “在那样的环境下只能不断地适应,慢慢地拒绝,后来大家都知道我要考研,也就不打扰了。”工作之外,杨昊每天晚上就一门心思把自己关起来,挑灯夜战,“跟高考很像”。

  好胜、刻苦,是这个群体的普遍特征。比起同龄人求学就业的顺遂,这些家境贫寒的中专生“起点比较低”,在后来的岁月里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走过更多的弯路。

  “从来没有停止过奋斗,一想到自己曾经‘荒废’了几年时间,就不敢懈怠。”一位中专毕业生说,“当年中考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有的高考时都去了北大。”

  仍有大批中专生则留在了基层,选择了另一种奋斗之路。“一批优秀青年成了小学教师,可以说,不少80后、90后的孩子从起步便接受了良好的基础教育,因为那个年代的中师生功底扎实。”周碧华这样评价。

  师范类中专毕业生在学成之后被分配到基层的中小学任教,有的在岗位上一待就是几十年。今年5月重回母校时,一位叫杨冬云的毕业生给周碧华留言,周碧华看后忍不住落泪。“周老师,我还在当时分配的那所乡村小学,30年了,我舍不得离开孩子们,我没有给您丢脸。”

  作为老师,周碧华面对学生们的人生经历时情绪很复杂。“我深深知道,全国的中师生特别是上世纪80到90年代的中师生,都有着相同的特殊心路历程:他们优秀,却走了一条平凡而清贫的道路。”

  寻求突围

  一代中专生更希望得到后来者的理解。

  正如孙文桢所说,“一些同胞或者由于对教育制度变迁史的无知,竟然根据中专学校现在地位的低下,而想当然地认为初中专学校从来就地位低下。”

  对于这些想当然地认为中专学生从来就是差生的人,孙文桢开始还总是耐心地给他们解释。“但到了后来,我们便慢慢地不愿意再作任何解释,因为我们觉得乏味,觉得无聊,甚至觉得憋屈。”

  中专毕业生在寻求突围的同时,中专学校本身也面临着发展瓶颈。大学扩招加之中专福利减少,大批生源的流失迫使不少中专寻求转型升级。升格大专,是其中一条路径。

  区别于本科,大学专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由高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高专(高等专科学校)承担。与中专不同,大专对于科研水平、硬件设施、课程设置等均要求较高。

  一方面,中专院校本身的科研水平不高,导致其所需的硬件设施以及相关资金普遍难以满足升格要求。另一方面,中专院校的课程设置相对固定,而大专的教学则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职业实践的空间。

  尽管存在种种不适应之处,面对挑战和机遇,不少中专学校仍完成了这项改革。

  以安徽为例。据《江淮晨报》2002年报道,从2001年6月份开始,安徽省相继有多所中专学校升格为大专院校或改变校名,划新校址、建新大楼成为中专学校发展的一道新景象。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在原省体育活动学校、省体育运动技术学校、省体育科研所的基础上成立,其有关负责人当时在接受采访时即表示,学院今后要在三个方面迎接挑战。“一是努力提高教育、科研的层次,二是教学设备的更新,三是建立一套开放的大学管理模式。”

  周碧华、孙文桢等人至今仍在为中专生“正名”而呼走。周碧华在文章中写下感叹,“没有他们的奉献与牺牲,就没有扎实的基础教育,没有扎实的基础教育,又怎有人才辈出?没有人才,祖国又怎能腾飞?”

  (注:文中杨昊为化名)

责任编辑:邹畅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