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主任肖亚庆等就“国企改革”答记者问实录
发稿时间:2017-03-09 16:43:00 来源: 中国网
中国建设报记者:
我们知道,建设行业有很多大型国企都是上市公司,或者正在准备上市,有人认为,国企改革可能会加重资本市场波动。请问,随着整体上市、国资证券化、国企股权多元化等,国资上市将对资本市场产生哪些影响?谢谢。
肖亚庆:
谢谢你的问题。用一句话回答,国资上市一定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好的影响,要对资本市场的稳定做贡献。但我想您问得可能不止这么简单。中国的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数量还是很多的。据我了解,全国国资控股和国资绝对控股的上市公司有1082家,中央企业就有395家,其中在沪深两市A股的有292家,户数占比近10%,占沪深两市A股市值的20%。应该说,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应该说有很重要的作用。
当然,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多收益,通过上市,不仅拓宽了融资渠道,更重要的是转变了企业发展模式,也使得企业更加透明、更加公开、更加符合市场的规律和企业发展的规律。
下一步,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要起到良好的稳定作用。一是中央企业一定要加强包括市值管理在内的各项措施。把上市公司做优。这是中央企业对上市公司要负起的责任。二是要推动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分红机制,上市公司要关心股价,更关心分红,要建立完善分红机制,符合价值投资的理念,要做切实的分红方案,不断提高各个资本投资者的回报。上市公司就应该分红,就应该多赚取利润,然后为股东包括国有资本在内的所有股东提供更多的回报。三是国有上市的企业要做积极的负责任的股东,中央企业在这方面要带头要率先。比如公开,比如要信守承诺,我们现在也有个别的企业在这些方面还是有些差距的。我们希望中央企业做负责任的、积极的股东,无论在国内上市,还是在国际上市,都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形象,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谢谢。
法制日报法制网记者:
瘦身健体是今年国企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结构调整,让该退出的退出,该集中的集中,解决国企主业不强、冗员包袱过重、管理过多等突出问题。请问肖主任,在瘦身过程中会不会引发下岗潮,又该如何保障员工稳定呢?谢谢。
肖亚庆:
谢谢你的问题。去年中央企业在瘦身健体过程中,也包括去产能,涉及职工大概是11万人,通过内退转岗、劳务外包,也有一部分解除劳动合同,对这些员工都做了妥善安置。
下一步,中央企业在这些“僵尸企业”的处置、困难企业的治理和瘦身健体减少法人层级、减少管理层级中,必然要涉及到一部分职工,但是我去年就讲,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把职工安置放在一个优先位置来考虑。
像现在做了很多重组,也做了很多“僵尸企业”的处置,通过减少了很多法人单位,1-2月份又有357家法人单位减少,这些过程当中涉及到的职工,到目前为止都得到了妥善安置。下一步,在改革过程中,也必然还会遇到同类的问题,我们会把职工的利益、职工的安置放在一个突出重要的位置,放在第一的位置考虑好,绝对不会出现什么“下岗潮”问题。改革要让更多的职工有获得感,要符合企业长远发展规律,最终的目的是在改革过程中,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能够保护职工的利益和权益。谢谢。
赵莉:
谢谢肖主任。由于时间关系,本次记者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记者。
肖亚庆:
谢谢各位记者,也欢迎大家有机会多到我们中央企业看一看。谢谢各位,谢谢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