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等就“国企改革”答记者问实录

发稿时间:2017-03-09 16:43:00 来源: 中国网

  湖北广播电视台记者: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军工等领域都要有实质性的进展。现在,各地包括湖北在内整个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积极性都非常高,有很多企业都参与进去,但是在实际过程当中,我们发现有很多民营企业想参与进去,却存在着准入壁垒这样一些痛点。请问肖主任,国资委今年会有什么样的具体措施来破解这样的痛点?谢谢。

  肖亚庆:

  谢谢你的问题。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家都很关注。正像刚才您讲的,近年来我们一直在积极推动,包括您刚才提到的七个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实践当中,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家从认识到实践到一些具体案例上,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和争议,总的方向我们要坚持。

  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说所有的国有企业、中央企业都要搞混合所有制,适合于搞的就搞混改,适合于控股的就控股,适合于百分之百的就百分之百的国有股。所以,宜混则混,宜独则独,宜控则控,也可以参股,国有企业不一定控股,也可以参股。总之,在实践中不是一混就灵,混改是重要举措,但不是唯一的,在推进过程中一定要沿着中央指明的正确方向做好混合所有制改革。

  我刚才也简要跟大家报告了,2017年混合所有制的突破口要进一步扩大。首先,适合在三四级企业搞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就在三四级搞,有的企业希望层级再进一步升高,要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效果来看。二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确实是要让各个股东方、利益方都得到利益,中央企业、国有企业有的体量很大、领域很宽、产品繁多,怎么搞混合所有制改革,可能在集团层面还没有想好,还没有设计好,就在它能够设计好的领域去搞。同时,寄希望投资这些国有企业的民营企业,他们也有意愿在这些领域去搞。还有,既然是混合所有制,参与的这些市场主体和资方的主体如何在公司治理上能够真正像混合所有制这种制度安排参与,能够确实既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流失,也要保证各个参与主体能够得到期望的符合市场要求的回报,在这方面要进一步的试。同时,还有一点,混合所有制改革还要通过一定的时间带来实际效果。所以,我们想2017年混合所有制依然是重要的改革举措之一,要把这项工作深入推动下去。谢谢。

  中国网记者:

  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所发表的演讲引起了轰动,习总书记也在不同的场合表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这是大势所趋。这其中央企在海外的投资并购也越来越多。我的问题是,在这个过程中,国资委将如何加强央企在海外投资和并购监管,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谢谢。

  肖亚庆:

  谢谢你的提问。这次总书记在达沃斯上发表的演讲在全世界都引起了共鸣,得到了积极反响,中央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始终是主力军,也率先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关于“走出去”的重要指示和要求。

  在“一带一路”、“走出去”各项大战略中,中央企业都做了很多工作。而中央企业自身也通过“走出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国际化经营不断扩大。现在中央企业从法人单位来看,有9112家企业法人大约在18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运营活动。总的来看,这些年都有积极回报。中央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就是要国际化、全球化。中国大门永远对全世界打开,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央企业肯定要率先“走出去”,率先实现国际化的进程。

  但是正像您刚才讲的,在国际化过程中,我们这么多企业,5万多亿资产,海外34.6万个员工,当然这些员工主要还是当地的员工,怎样使这些企业能够既遵守中国的法律,又遵守当地的法律,既使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得到良好的经济回报,又使企业在当地运营中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展示我们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良好的负责任的形象,确实在实践中还有很多问题。我想从三方面回答您的问题。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使我们“走出去”的制度符合中国的法律规定,符合当地法律规定,也符合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实际。我们出台了对外投资的管理办法和配套办法来完善制度体系。

  二是严格规范经营。我们在经营过程中,刚才讲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应该按照国际规则,按照所在国的法律,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树立好形象。

  三是要严肃问责。对国资委来讲,加强对境外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对发现的问题绝不姑息,对违规的责任一定要严肃追责。

  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共同组合,使我们的海外“走出去”过程能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前进,取得更佳效果。谢谢。

责任编辑:西湖雨
首页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