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19日电(记者 高蕾 实习生 褚清)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民发〔2023〕46号)文件精神,推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近日,宁波市江北区民政局正式启动2025年度“春暖花开”暖心行动,创新提出“技能助困”服务模式,积极探索“政府兜底+慈善补充+社会参与”的可持续社会救助新路径。
专业服务解民忧:从物质帮扶到能力提升
作为江北区重点打造的慈善品牌,“爱在江北”自2021年启动以来,始终坚持“服务型救助”导向,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引入专业组织、链接社会资源,实现从“给钱给物”到“能力赋能”的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该品牌累计撬动慈善资金400万元,实施45个特色项目,惠及群众超过4万人次。围绕“七彩童年守护”“银发长者关爱”等五大服务模块,系统回应“老弱病残小”群体的多样化、全生命周期需求。
创新机制提质效:确保救助服务可持续
为保障项目专业化、长效化运行,“春暖花开”行动建立起三大机制:一是以慈善基金为纽带,推动“资金统筹—专业执行—效能反馈”良性循环;二是搭建“兜底保障—精准服务—发展赋能”分层救助模式,精准匹配个性化需求;三是实施立项评审、中期评估等全过程监督,实现资金使用“零冻结”、项目执行“零烂尾”,保障救助服务可持续。凭借成熟的运行体系,该项目先后获评全国慈善组织典型案例、省级引导资金激励项目及社会救助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江北经验”。
社会参与聚合力:跨界公益助力精准帮扶
2025年,江北区持续深化社会动员,九位“跨界公益达人”率先响应:社区书记于燕飞带领团队为困难家庭改造“安全小屋”,改善居住环境;“网球指挥官”刘瑾巧精准对接45项帮扶需求,协调资源落地;幼儿园董事长杨登有创设“魔法教室”,为困境儿童提供素质托管服务……与此同时,江北区同步推进“三级助联体”服务网络建设,扩展线上线下双通道对接平台,为爱心企业、专业机构、志愿个体提供便捷、高效的参与路径。
“我们正在构建‘需求感知—服务供给—成效评估’闭环系统,努力实现需求可感、服务可及、成效可续。”江北区民政局社会救助负责人表示,“希望有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共同打造‘需求可感、服务可及、成效可续’的民生服务新范式,让救助帮扶真正成为受助群体能力提升的支点。”目前,宁波市江北区已开通线上线下双通道参与渠道,为专业机构、爱心企业及个人志愿者提供精准对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