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江西乐平:深度推进红色文化赓续传承

发稿时间:2025-03-17 13:0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作者:张哲宁 杨仁帮

  “这枚是红十军军部使用过的印章,这封是革命烈士留下的书信……”暖阳映照下的江西省乐平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内,乐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拥军优抚和权益维护股股长徐智锋正为前来参观见学的干部群众讲解革命文物的历史,一件件耀眼夺目、直抵心灵的革命文物让参观者流连忘返。

  翻开《乐平县志》,里面记载着历次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3000多名革命烈士的名字。乐平市人武部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说,一年来,乐平市军地积极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建设,以“溯源红色基因,解读红色密码”为主题,先后组织举办《革命史迹展》《抗美援朝老兵事迹展》巡回展38场次,推出《红色记忆守护人》《烈士全家福》等红色精品稿件、课件、视频100余篇。

  “这把大刀是红十军战士使用过的,我愿意无偿捐赠!”众埠镇界首中学老师、红色收藏爱好者马水金细心打开包装锦盒,慷慨地对乐平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说道。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乐平市全面开展红色资源全面普查,聚焦革命文物、纪念馆、党史文献数据采集、存储等核心工作,建好乐平市红色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先后完成100余处文物的实地复核。截至目前,党史、文博、驻军单位和民间收藏爱好者广泛寻觅收藏各类革命史料近千件。

  “红军排长柴荣生带领全排从遵义逆走长征路,历经险阻将密信送到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斗争的项英和陈毅手中;抗战老兵汪有才7次负伤4次立战功,身上始终带着三块弹片……”乐平市委社会工作部干部朱德文翻阅着手中留有墨香的《乐平红色革命故事集》,感慨自己在鲜活生动的革命故事中与历史相牵,与英雄相遇。乐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余昭勇说,乐平市人武部编印的这本《红色故事集》收录了53个故事,和乐平市政协组织力量编印的《红十军在乐平》,一经印发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人们从中探寻红色基因、红色文化。

  华灯初上,方圆几十里的群众欢聚在当年红十军举行建军典礼的众埠镇界首村古戏台前,观看方志敏带领农民反抗阶级压迫的红色赣剧《烈日秋霜》,在戏曲与红色文化的融合中体验历史的厚重。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乐平市文化馆编剧蒋良善介绍,乐平市素称“赣剧之乡”,他与团队创排的《跨越百年的宣讲》《金色的鱼钩》《丰碑》等红色赣剧和课本剧,在城乡、学校已上演500余场。

  “如何把红色基因有机融入学生学习实践全过程?”乐平市教育体育局局长胡旺仁说:“发挥红色基因的导向功能、形塑功能和涵养功能,有利于教育引导青少年在学习与实践中厚植红色情怀。”据悉,乐平市教育系统先后建立中小学(幼)思政课、红色文化等专业教师专家库,创新推进红色文化育人模式,激活红色基因。乐平市中小学适时组织学生到“赣东北特委旧址”等教育基地开展“红色走读”活动,常态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讲”和“爱我国防”演讲大赛,把红色基因传承有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学生评价、社会实践全过程。

  马淑荛是乐平市第八小学一名语文教师,她在军地联合举办的红色宣讲员大赛中获得金奖,与其他7名获奖选手一并被聘为金牌红色宣讲员,成为开展红色宣讲“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基地、进社区”活动的主力军。据乐平市宣传、教育部门统计,乐平市培育各级宣传骨干和宣讲员200余人,他们会同“乐赣轻骑兵”“帮帮团志愿者”等社会组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线上线下宣讲,当好红色“传声筒”,传播红色“好声音”。(记者 张哲宁 通讯员 杨仁帮)

责任编辑:孙佳蔚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