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镇馆之宝请出列③双鱼铜洗:与君共赴山海情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

发稿时间:2024-11-06 20:09:00 来源:四川观察 作者:张叶芳 中国青年网

提示信息

Subtitle/CC
    Speed
      Quality
        Audio Track

            长江,从“世界屋脊”出发,流经高山峡谷、盆地平原,一路向东,奔流到海。作为中国第一大河,她孕育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沿线大量遗存见证着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与五千多年文明史,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

            11月4日起,四川观察推出专栏“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之“镇馆之宝请出列”,聚焦省内长江沿线博物馆“镇馆之宝”,发掘文物价值、讲述历史故事,将万古长江、千载文明、巴蜀文化娓娓道来。

            金沙江与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两大重要支流,它们交汇在四川盆地的南缘,诞生了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千百年来,这里奔腾不息的江河养育了世代子孙,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在宜宾市博物院中,一件与水相关的“镇馆之宝”被重点展示,它是东汉建初四年朱提造双鱼铜洗,也是国家一级文物,见证了长江上游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简单地说,铜洗就是用于洗手的铜盆,最早出现于战国晚期,汉代最为流行。因其材质的贵重,所以在当时是贵族阶层的专属用具。

            宜宾市博物院展出的这件铜洗,1988年出土于当地南广镇姚家嘴,重达4.7千克,饰有镜面对称的双鱼图案,故称“双鱼铜洗”。鱼在古代也有鱼水之欢、多子多福的寓意。可以想象,千年前的古人用水注满铜盆,映衬着波光粼粼,盆底双鱼活灵活现、摇头摆尾,灵动活泼、充满生机。

            铜洗底部,双鱼之间铸有铭文“建初四年朱提造作”。“建初”是东汉第三个皇帝刘炟的年号,建初四年即公元79年,此铜洗的制作时间距今已近2000年。

            而“朱提”则指今天的云南昭通,这里是古代著名的产铜地。朱提地处滇、川、黔三省结合部,素有“锁钥南滇、西蜀咽喉,东控黔西”之称,是进入云南的必经之路,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发达的农业经济、灿烂的青铜文化,特别是白铜的发明、闻名全国的朱提银,表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是名副其实的古代物资交流集散地。

            所以云南的铜洗为何来到了四川宜宾?据了解,自秦开“五尺道”、汉筑“南夷道”后,朱提地区便成为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朱提的银、铜等物品沿着南方丝绸之路北上,运往巴蜀或中原;大量先进的汉文化也沿着这条古道南下传入了朱提。

            两千多年里,川滇古道车水马龙,长江水道往来频繁,这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加强了古代昭通地区与巴蜀、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推动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原标题:镇馆之宝请出列③双鱼铜洗:与君共赴山海情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
          责任编辑:白珂嘉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