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讯(记者 周围围)“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就业状况稳中有升,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人数和落实率均同比实现‘双增长’。同时,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已累计开展三期,参与的企业和项目数量及质量稳步提升,对进一步健全人才供需对接机制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10月13日,在青岛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高校就业育人大会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作主旨报告中介绍。
本次大会由山东省教育厅和青岛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新就业形态与创业指导专家组、青岛大学、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PILC)、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承办。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林蕙青,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玉光,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青岛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姜林出席大会并致辞,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作题为“持续推进就业育人 大力开展供需对接”的主旨报告。大会分别由青岛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涛,就指委新就业形态与创业指导专家组副组长兼秘书长、浙江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董世洪主持。
林蕙青在致辞中指出,第三届中国高校就业育人大会的召开是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推进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就业育人工作,一要在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立德树人重要内容上持续下工夫,切实把就业教育纳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融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二要在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教育了解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上持续下工夫,系统分析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和人才发展的态势,深入调研不同行业、领域就业市场人才需求。三要在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上持续下工夫,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新需求,打造以服务需求为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就业和招生培养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良性循环教育治理结构。
“产教融合与青年职业发展”圆桌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在下午举办的“产教融合与青年职业发展”圆桌论坛,就指委新就业形态与创业指导专家组委员朱雷做对话主持,商学院教育者代表乔宝刚、MBA校友企业管理者代表尚志文、公益组织代表王薇、大四学生代表于博渊分别通过学院、企业校友、公益力量与在校大学生视角,从大学生就业指导实际需求出发,就如何汇聚和调动社会各方资源提升大学生就业适应力和职业发展潜力展开了热烈讨论。对话嘉宾一致认为,推动青年职业发展,应充分调动社会各方资源深度参与,并探索有效的创新协同模式形成合力。
对话嘉宾一致建议,“在高校就业育人环节进一步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发挥企业家校友作为职业导师的潜在能力和资源优势,尤其具有一定企业管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中国MBA企业管理者校友群体,形成就业育人‘青年职业发展导师’共识,帮助大学生直面就业困惑、提升就业从业能力,更好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
供需对接项目交流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此外,本次大会还同期举办了供需对接项目交流活动,共吸引97家用人单位和195所高校报名参与,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的供需双方共709对,意向合作项目126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