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赣州12月12日电 (邱振宇 记者 邓洪海)推出“市县同权”改革,将118项市级审批权限下沉至县(市、区)实施;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开启“数智赣州”政务服务新模式;“惠企通·亲清赣商”惠企政策兑现平台为5.2万家企业兑付惠企资金38.63亿元......一系列开拓创新的“硬核”举措,一组组亮眼的数字,彰显了江西省赣州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
近年来,赣州市将“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作为重大战略,紧扣“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要求,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打响“干就赣好”品牌,打造新时代“第一等”营商环境,全市亲商、重商氛围愈发浓厚,经济活力持续迸发。
市县同权 审批服务再提速
“网上递交初审材料,通过后到市民中心办理手续,几乎所有流程可以在自助机上完成,一个小时不到就办好了营业执照,一分钱都不用花。”12月9日,乐滑体育培训中心工作人员曾胤翔来到南康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企业开办业务,高效、便捷的办事体验让他赞不绝口。
市民自助办理发票代开业务。邱振宇 摄
“我们持续推进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整合开办事项,优化开办环节,推动线上‘一网通办’。”南康区行政审批局市场服务审批股负责人何云介绍,“许多企业负责人觉得办手续难、耗费时间长,对此,我们实行‘进一窗、找一人、一网办’,将企业开办总时限压缩到0.5各工作日。”
审批材料一再精简、办事时间越来越短、企业群众办事越来越方便……自赣州市实施“市县同权”改革以来,按照“能放则放、权责一致、重心下移、减少层级”的原则,将118个市级审批权限下沉至县(市、区),突破市县地域限制,建立市县联动审批机制,全力构建市县一体化、扁平化的审批体制,促进政务服务全面提速,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真金白银 助企纾困促发展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
“入驻前,政府部门全程帮办手续,落户后也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杉达精密技术(赣州)有限公司董事长骆文峰说,公司今年初从广东东莞来到赣州经开区,感受到了比肩大湾区的营商环境。
“非常感谢你们,惠企资金及时到位,为我们企业发展增添了活力和动力。”企业入驻以来获得免申即享惠企资金70余万元,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章立志对赣州市政府的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南康区市民服务中心现场。邱振宇 摄
推行惠企政策“线上一网、线下一窗”集中兑现改革,推动920个政策事项上线“惠企通·亲清赣商”惠企政策兑现平台,实现线下“政策兑现专窗”18个县(市、区)和赣州经开区、赣州蓉江新区全覆盖,实现惠企政策一网查询、一窗受理、一站兑付……近年来,赣州市围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全面对标大湾区,推动“放管服”改革取得新突破,营商环境评价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数字赋能 营商环境持优化
“在‘赣服通赣州分厅’AI智能审批专区,里面上线了33个智能辅助审批事项,实现高频事项秒批秒办,政务服务便捷高效,惠企政策落到实处。”赣州市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曾艳介绍说,“一网通办”改革真正实现了为让信息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少跑腿”。
为加快融湾步伐,打造与大湾区无差别的营商环境,赣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高标准建设市县一体化数据交换平台,推进政务数据资源跨层级、跨地区、跨部门互通共享。平台目前已对接49个单位的167个系统,其中市级系统打通率100%,国家、省级系统打通率80.6%,为“赣服通”赣州分厅等30多个政务应用系统提供数据交换服务,有力支撑各部门政务应用建设,构建了纵向省、市、县三级和横向跨地区、跨部门之间信息互通共享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