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 杨月)2021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之际,腾讯看点发起“非遗正青春”主题活动,联合新生代非遗“守”艺人,通过线上非遗征稿,打造“非遗线上国潮街”、搭建线上T台“云走秀”等活动,助力非遗“守”艺人展示非遗的独特魅力同时,还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帮助非遗创作者拥抱市场,让非遗产品走进更多年轻人的生活。
非遗正青春,新生代非遗“守”艺人在看点传承古老技艺
目前,腾讯看点平台上的非遗“守”艺人中,有近40%是90后、00后的年轻一代,他们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让古老技艺被更多人接触、了解和喜爱。
生于94年的湖北女孩杨雪因为旅行与苏绣结缘,后经过重重考验,成为苏绣非遗传承人。为了帮助老绣娘们重拾刺绣技艺,发挥余热,2019年,杨雪开始接触短视频,把老人刺绣的过程拍成短视频发布,还带着她们做直播。其中,老奶奶教小重孙刺绣的短视频5万人点赞;戴助听器的老奶奶绣围巾的短视频高达10.8万人点赞。“触网”后的老绣娘,不仅重拾绣针,有了观众,还靠传统手艺赚到了钱。
入驻腾讯看点后,她发现平台上的00后用户异常活跃、脑洞大开,经常会给她提新鲜的想法。根据对年轻人的了解,她开发出了“定制苏绣婚书”“定制情侣荷包”等产品。在杨雪看来,通过互联网,不仅让老绣娘们变得新潮,也让苏绣这门传统非遗手艺变得年轻,让苏绣“活”在年轻人的生活里。
“守”艺人杨雪。本人供图
出生于91年的手工药香“守”艺人顾小思,对于非遗同样有着自己的坚持。出于对《红楼梦》《甄嬛传》中古代香妆的喜爱,她开始潜心钻研药香,之后她辞掉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通过互联网,在腾讯看点上利用短视频、直播的形式传承非遗。
她的短视频中,出镜的香方更多是古代的“平民香方”,如利用荔枝壳、苹果皮等果壳磨粉制作的“四弃香”,变废为宝地展示出了一种日常生活的趣味。今年1月,小思申请手工药香为宜兴市级非遗成功,她表示,未来将通过短视频、直播加线下课程的方式完成她的终极目标:让药香等小众的传统文化能够被大家所熟知。
“守”艺人顾小思。本人供图
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的夹江豆腐乳,拥有160年历史,深受川渝地区百姓青睐,邹小和是这门手艺的第六代传承人。邹小和认为,想要传统美食传承得更长远,既要传承更要创新,“不能一味守旧,而是在守住核心的基础上做适度的创新,一步一步迭代,让它自身具备价值和可持续性。”他说。
“守”艺人邹小和。本人供图
抱着“做一种味道,守一种精神”的初心,邹小和投身做短视频与直播,将民间传统美食和老一辈的手艺带入年轻人的生活。2020年,他入驻腾讯看点,目前拥有超过66万粉丝。通过看点的视频,他希望更多地唤起人们小时候的记忆,“我传承的不仅是非遗,更多是传递小时候的味道。”
云走秀、线上国潮街……看点让非遗“活”起来
无论是向内传承还是向外输出,都需要更多非遗“守”艺人们形成合力。在看点上,像杨雪、顾小思、邹小和一样的非遗守艺人还有很多,他们正在通过看点的展示平台将我国多样、悠久的非遗文化“活态化”“年轻化”,赋予他们新的生命。
据了解,目前腾讯看点平台日活跃用户2.4亿,日均内容消费量达96亿。其中,腾讯看点内非遗内容已覆盖国家级非遗项目的77%,平均每天非遗内容新增5948篇,平均每15秒诞生一篇非遗内容,月曝光总量超过5.5亿。诸如,木雕、陶艺、编织、刺绣、竹编等众多非遗项目都有所覆盖。
为助力非遗内容传承,持续影响用户,腾讯看点还联合新生代非遗“守”艺人发起线上非遗征稿,面向社会征集非遗手工艺、美食、技艺相关的视频和图文内容,选出优质作品给予海量流量及现金奖励,激励更多非遗内容的产生和传播。
线上非遗征稿。主办方供图
打造“非遗线上国潮街”、搭建线上T台“云走秀”等活动,利用年轻化的主流方式,助力非遗“守”艺人展示非遗的独特魅力,让非遗更容易被大众所感知。还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帮助非遗创作者实现商业变现。
一直以来,腾讯看点持续对非遗创作者进行培训和扶持,用包括图文、短内容、短视频等内容形态对非遗内容进行分发和推广。目前平台共有非遗重点传承人138位,平台为传承人提供月均曝光3.1亿次,月均内容播放2.3亿次。
如今,非遗正不断跟随时代变化,从内容故事、展示形式等方面契合大众的喜好。主办方表示,此次腾讯看点“非遗正青春”主题活动希望唤醒更多人对非遗和传统文化的关注,也将努力通过平台优势,让非遗以更年轻化的方式与大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