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蹚过"与"淌过"的用法(杜老师语文信箱)

发稿时间:2017-03-25 03:14:10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青年网

  杜老师:

  某媒体中说:“他赤着脚小心翼翼地淌过海水中密密麻麻的海星……”请问其中的“淌”用得是否妥当?谢谢!

  北京读者 王傅氏

  王傅氏读者:

  表示从浅水或者草地、雪地等中走过,宜用“蹚(tāng)”。例如:

  (1)这里水不深,完全可以蹚(tāng)过去。

  (2)小马蹚(tāng)过一条小河,进了树林。

  (3)学生们蹚(tāng)着草地走了一会儿,来到公路边汽车站旁。

  (4)一小队巡逻的战士们从厚厚的积雪中蹚(tāng)了过去。

  在1955年12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蹚”作为“趟”的异体字被淘汰。此后人们表示“从浅水里走过”等意思,一般用“趟”。2013年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确认了“蹚”为规范字。此后,表示“从浅水里走过”等意思,人们都用“蹚”而不用“趟”了。

  《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也据此恢复了“蹚”的规范字地位,这是值得注意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第七版)中说明:“趟,旧同‘蹚’。”意思是“趟”字过去曾有“同‘蹚’”的用法,现在不这么用了。如今凡表示“从浅水里走过”一类的意思,应当用“蹚”而不应用“趟”。

  至于“淌”,则表示“往下流”的意思。而且“淌(tǎng)”只读三声,没有一声的读法,跟“蹚”的读音和意思都不相同。例如:

  (5)听到这个消息,他的眼泪不觉淌(tǎng)了下来。

  (6)雨水沿着墙壁不断向下流淌(tǎng)。

  (7)门口的木桶漏了,水淌(tǎng)了一地。

  因此,我们不宜用“淌”来表示“从浅水里走过”的意思。您提到的“赤着脚小心翼翼地淌过海水中密密麻麻的海星”宜写成“赤着脚小心翼翼地蹚过海水中密密麻麻的海星”。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

责任编辑:千帆批量_新闻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