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日本购买"中国威胁论",意欲何为

发稿时间:2017-02-17 07:44:47 来源: 解放日报 中国青年网

  日本让世人“大跌眼镜”。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日前曝出猛料:日本驻英国大使馆从去年开始每月花1万英镑收买英国一家名为“亨利·杰克逊协会”的智库,以助日在英制造和渲染“中国威胁论”。

  报道说,日本的目的在于让日本问题“成为英国主流记者和政界人士的关注点”,还将着眼“中国扩张主义对西方战略利益构成的威胁”。

  被“亨利·杰克逊协会”鼓动、参与“抹黑”中国的包括英国前外交大臣里夫金德、前海军参谋长韦斯特上将等,里夫金德在一篇攻击中国参与英核电项目的文章中署名,韦斯特则在一篇在南海问题上诋毁中国的文章上署了名。他们在报道曝光后称,对协会与日本的“勾当”毫不知情。韦斯特还表示,若是知道协会与日本的交易,就不会在文章上署名。

  “亨利·杰克逊协会”也被人“起底”,原来这家创办才10多年的智库,一向是反华的急先锋,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所主任凯瑞·布朗称其为“出了名的右翼组织”、“特别热衷于攻击”。

  《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报道说,“亨利·杰克逊协会”是“击败”了另外一家英国公关公司,独自揽下了为日本大使馆定制“沟通战略”,在英国主流媒体上与高层政客中渲染“中国威胁论”的“生意”。

  为什么日本要在这么一家“采取明晰的、对抗性姿态的组织”身上砸那么多钱呢?在《星期日泰晤士报》看来,日本这是“眼红”了,报道说,日本大使馆的这一行为显露出日本对中英关系“黄金时代”忧心忡忡。《星期日泰晤士报》 的这种判断可能还不全面,这其实还凸显了日本对于抹黑中国、破坏中国形象的险恶用心,要知道,从历史上看,日本抹黑中国、对华搞舆论战是有传统的,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甲午战争期间,所以这件事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远的不说,就拿近些年来的例子来看,日本对华“舆论战”一刻都没有松懈过。比如在中日领土争端问题上,早在2013年,日本政府就召集各路专家,组成“领土主权内外传播有识之士恳谈会”。该组织同年发表了研究报告《强化战略传播》,该报告强调,为获得国际舆论的理解,必须全面改革宣传战略,强化针对第三国国民的信息传播活动。

  日本《产经新闻》也曾报道过,日本当局为了强化针对中韩的“舆论攻势”,将加强官民联手,由政府向民间智库等研究机构提供补助金,资助在领土主权、历史认识等方面的研究和传播,仅此一项,就在2017财年预算案中列入了5亿多日元。2016年,日本自民党更是通过一项决议,要求安倍政府在历史和领土问题上加大对外战略传播的力度和资金支持。决议特别要求日本海外使领馆加大安保等领域议题的“战略传播”。

  而大肆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更是成为日本谋求突破“和平宪法”的借口,近年来无论是《防卫白皮书》中、官方智库的涉华研究报告中,还是安倍及其内阁成员的国会答辩中,“中国极速推进军扩”、“周边安全形势严峻”等内容随处可见,日本自己说了不够,还要去收买别人跟着自己说瞎话,政界、传媒界、学界各处“小动作”不断,“亨利·杰克逊协会”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安倍政府一方面声称要改善中日关系,一方面又在背后搞这样那样的“小动作”,不禁使人怀疑日本到底有几分诚意?不过,日本这样的做法是枉费心机的,还不如换个思路,切切实实地做些互利共赢的事吧!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的那样,“中方敦促日方切实端正对华认识,多做有利于中日关系改善的事,而不是相反”。(成珞)

责任编辑:千帆批量_新闻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