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相约未来共赴雄安丨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整合教师教学课程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发稿时间:2025-07-06 12:0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雄安7月6日电(记者 李华锡 实习生 陈春晓)走进北京四中雄安校区的教学楼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墙壁上“自力”两个字。原来,“自力”是该校2024年开学时的主题,寓意着让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成长。

  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教学楼大厅的“自力”主题墙。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摄

  7月3日,来自央媒新媒体及短视频平台的记者、编辑走进雄安新区,来到北京四中雄安校区,该校教师李田雨向记者介绍了这面墙的故事。

  她说,雄安校区传承了北京四中的教育目标、育人理念,这些内容以浅显的小字呈现于手印墙上,所有嘉宾、老师、学生、家长摁上手印后参加开学典礼。“2023年9月份开学主题为‘新生’,既意味着学校迎来第一批新生,也是寓意着新入学学生人生中的新起点。”

  李田雨表示,该校校徽的盾牌形状与北京四中每个分校相同,不同的是梅花内部的设计。其设计与雄安新区地标性建筑之一容和塔的中间部分相融合,还包含繁体“书”字,寓意在雄安读书,融入白洋淀水流的意象,指纹则象征个性教育。

  北京四中雄安校区。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摄

  据了解,北京四中雄安校区作为北京市以“交钥匙”方式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三校一院”项目之一,以及雄安新区实现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的首批项目,自落地起便备受瞩目。学校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设计为全日制36班完全中学,可容纳学生约1350人,从硬件设施上为优质教育提供了坚实保障。

  自2022年7月底项目正式竣工并移交后,这里每年都迎来新变化。李田雨表示,2023年9月,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正式开学,迎来首批学生。到了2024年9月,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教育集团揭牌成立,集团以北京四中雄安校区(完全中学)为龙头校,承办位于启动区的北京四中雄安校区第一实验学校和位于容东片区的北京四中雄安校区第二实验学校,形成了涵盖小学到中学的一体化教育体系。

  目前,北京四中雄安校区第一实验、第二实验学校已在教学、管理等方面与北京四中雄安校区全面接轨。李田雨表示,学校在教师管理、教学资源共享以及特色课程设置等方面均与北京四中保持高度一致,“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学校的管理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模式以及教学体系已经日趋成熟”。

  以教师管理为例,目前雄安校区的每一位老师在北京四中都有一对一的师父,双方通过定期线上和线下结合见面的方式,共同参与到学科教研当中。

  李田雨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目前该校有近200名学生,得益于雄安新区打造的15分钟生活圈,学生们上学无论是步行、开车还是乘坐公共交通,都能在15分钟内到达学校。

  北京四中雄安校区音乐教师郭冰清(右一)接受记者采访。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增强 摄

  学校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教职工。音乐教师郭冰清就来自于北京。她之前在海淀区一所学校任教,2023年来到该校,是建校的第一批创校老师之一,当时有近40位创校老师。

  “我既是音乐老师,也是班主任,班里有30多个学生。”郭冰清说,作为初创校,许多事情从零开始,老师不仅要专注于自身专业教学,还要参与课程建设,担任活动策划者,工作职能更加丰富。

  她认为,学校的教育理念受北京四中熏陶,以人育人共同发展,面向每个学生。“艺术课倡导学生在舞台上成长,设有全员必修的戏剧课和合唱课,学习戏剧后需上台表演。”

  在生活方面,郭冰清认为雄安相对北京更舒适便利,不拥挤、不堵车。学校有相应的教师福利,雄安新区会根据不同年轻人的需求,对雄才卡提供相应的匹配福利。

  “不少老师举家搬迁到这里,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在这里安家生活,享受到了作为雄安建设者应有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她说。

责任编辑: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