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往无前的国之重器背后,是无数“强国有我”的青春身影。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现当代青年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在建功新时代过程中成长成才,中国青年网推出“我的青春我‘职’道”栏目,聚焦国家前沿科技、基建工程等领域的重大成果背后的青年榜样,他们有的致力于“上天”,在浩瀚太空,神舟接力出征,生动诠释“飞天20载,所向皆星河”;有的潜心“入地”,在地球深部,操纵盾构机奋力掘进,带着澎湃跳动的“中国心”不断突破;有的探索“下海”,在蔚蓝大海,驾驶首艘国产大邮轮命名交付,让“中国‘船’说”精彩延续……栏目旨在记录大国重器背后的青春力量和职业选择故事,展现当代青年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在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的精神风貌,鼓励更多青年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强国之路。
国际认证绿色建筑LEED专业级工程师、SCI核心期刊3篇……这些都是中建三局一公司的王梦影、王崇敏是公司研发团队的一对90后“姐妹花”,目前她们正积极开展智能建造和绿色低碳领域的课题研究。
王梦影、王崇敏。受访者供图
“这是一条智慧化程度非常高的自动加工产线,通过BIM模型数据、加工生产轨迹代码等,实现机电管线全周期模型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智能建造研究员的王梦影在大湾区智能产业园介绍说。“这能提升70%现场安装效率,也是落实智能建造标准化、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一项突破成就。”
“致力于建造绿色化,正是我们双碳技术研究的目标之一。”智慧双碳研究员王崇敏负责碳盘查系统的数据分析工作,她说:“我们要精准定位碳排放源,在复杂的‘迷宫’里寻找关键的出口,通过碳排预测,降低90%的超排风险。”
她们均为暖通专业硕士研究生,也都在双博士带领的科研团队中,共同研发了行业首条机电智能建造柔性生产线、双碳管控平台等技术成果,并成功在深圳留仙洞冷站、深圳国贸大厦、南方证券信息中心等项目运用,不仅提升了项目建设的质效,还有效降低了建筑碳排放,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效参考。
作为团队里仅有的两个女生,思维敏捷、严谨细致是大家对她们共同的印象。“她们是团队的两大‘精英女将’,靠谱,能干!”团队负责人之一何勇博士对她们赞不绝口。
与传统工地不同的是,作为“智造”技术的研发人员,她们的日常工作主要都是在赛博空间里“搬砖”。“如何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王梦影说。
团队共同进行科研攻关。受访者供图
“这里改成BIM模型数据+多机器人轨迹更好一些。”在进行研发成果总结时,王梦影总能精准提出修改意见。“研发工作一定要注重细节,正如我们的机电智能建造技术,涉及到很多BIM精细化设计、机器人运动轨迹优化、管理平台代码编程等任务,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控。即使是整理研发资料、进行技术鉴定,都不能有细节上的马虎,那段时间虽然辛苦,但当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和行业专家评定的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时,感觉一切都值了。”
“要多跑项目,才能真实地发现问题。”王崇敏回忆起刚入职时,发现现场实际建造过程中,管道因局部阻力导致能量损失。她说:“为了解决这个普遍性问题,在参与CFD的气流组织优化研究时,我就通过优化各部件结构形式、布置形式等,大胆尝试,不断调整实验数据,有效降低不必要的热量损失,也实现了节能。”解决实际难题的过程中,她觉得,从事研发工作就是要不断突破,做高效机房课题研究时,王崇敏第一次接触modelica语言,“当时真是自己一点点翻资料、网上看视频教学才啃下来,成功在dymola平台使用modelica语言搭建机房系统时,那一刻我感到特别满足。”
在研发办公室,同事们常常能听到这对“姐妹花”充满活力的交流,王梦影毫不吝啬对王崇敏的赞美:“崇敏可厉害了,她能非常专业、清晰地表达研究思路,跟着她我学到不少呢。”一旁的王崇敏也笑着说:“梦影总是充满活力,像个不知疲倦的小太阳,对待每一项研究任务都严谨负责,我特别佩服她。”
为更好地研究节能建筑,王崇敏主动报名参加了国际认证绿色建筑LEED专业级工程师证书考试,这是全英文的考试,王崇敏一边摸索考试各项流程、内容,一边努力备考,在两个月时间内,成为工程局首个考下该证书的研发人员,她热情地向王梦影分享经验,在她的帮助下,王梦影也顺利拿到了该证书。
王梦影、王崇敏。受访者供图
“这相当于一个参与建筑绿色评级的资格,对我们继续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研究很有助益。”王崇敏说。“我也要感谢梦影,她研发经验丰富,每次我在工作上遇到难题,和她交流总能有思路上的启发。我们就是这样相互支持,一起成长。”
“在建筑转型升级阶段,我们得以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作为90后工程师,我们有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去为建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贡献一份力量。”王梦影望向智慧运维大屏,目光炯炯,充满期待。
记者:安俐 李吉林(通讯员) 梁慕仪(通讯员)
制图:安俐
《我的青春我“职”道》系列微视频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
支持单位: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